第63章 軍備無小事-《國姓竊明》
第(1/3)頁
初步搞定了從采礦到燒焦、煉鋼的各個環節,把大冶鐵山的產業整體升級了一個臺階后,沈樹人總算是放下心來,今年也能安心過個好年了。
后續的日常基礎科研,他可以慢慢交給宋應星等人去操心,不用再事事親力親為。
作為一方大佬,他也就是在科研立項起步階段,才不得不親自扶上馬送一程。將來以他的日理萬機,最多就是點撥一下大方向。
哪怕是對宋應星的任用,沈樹人也是想把他慢慢往科研管理上轉,畢竟都一把年紀,五十七歲了,哪有那么多精力親自在一線搞科研。
不過,最初這一年半載,卻是必須歷練的——在深入接觸后,沈樹人也發現宋應星在動手實踐方面,并沒有后世傳說的那么神。
說到底,宋應星如今只是理論知識豐富,但科研實踐經驗很欠缺。
這一點,其實宋應星自己在《天工開物》序里也寫了:“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
這段話翻譯一下,就是說宋應星原本也想過買一點他書里描寫的機器來實物研究,可惜沒錢。
想找實際從事這些行業的匠人復制逆向機器,但是又沒這個場地、材料。
自己寫書從頭到尾都是“無實物寫作”,當然就只剩空對空的純理論了。
說到底就是窮害的,“傷哉貧也”。
現在沈樹人有錢,還愿意出錢,能幫他把序言里想實物驗證而沒錢驗證的東西,統統梳理一遍,宋應星當然要如饑似渴親臨一線了。
等在一線干個一兩年,把實踐經驗的短板補上,原先想做沒錢做的實驗都做完了,理論充分結合實際,再讓宋應星轉回科研統籌和管理,這才是最善的用人之道。
……
倏忽又是兩天過去,距離過年也就只剩七八天了。
臨近年關,沈樹人肯定有很多其他事情要處理。
而且他之前讓鄭成功封鎖大別山區的水運物資補給路線,以迫降藺養成。如今冬天最冷的時間也快過去了,沈樹人還得回南京一趟,全局統籌收網。
順便攀攀官場關系交情,把立功后的升遷運作一下,再跟如今已在南京戶部做侍郎的父親通謀一下。
所以,這天他也是最后一趟來到大冶縣里、最近才新設的“兵仗窯冶研究院”。
跟宋應星交接一下,談談對后續技術的一些展望,也順便給科研人員們安排點年后的任務。
過完年后,沈樹人不會馬上回武昌,所以先把該立項的事情提前交代了,免得人閑下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新田县|
墨竹工卡县|
安溪县|
新泰市|
邛崃市|
江山市|
江城|
石渠县|
玛曲县|
克拉玛依市|
洛南县|
保山市|
巩义市|
安吉县|
辽宁省|
密云县|
临高县|
远安县|
五大连池市|
肇源县|
辉南县|
介休市|
西城区|
安阳县|
长顺县|
阿荣旗|
海阳市|
惠水县|
金秀|
印江|
漠河县|
栾川县|
黄冈市|
渝中区|
华池县|
延边|
宁晋县|
定西市|
桂林市|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