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國姓竊明》
第(3/3)頁
別看張獻忠自崇禎十二年復反以來,在內地大殺四方,但那不過是仗著自崇禎十三年起、九邊精銳就被洪承疇調到遼東了,留在中原給楊嗣昌用的部隊,都沒那么精銳。
要是把九邊精銳重新調回來,張獻忠早就被打得跟崇禎十一年時那樣、不得不向熊文燦乞降了!
這些部隊,在松山的時候,好歹還是跟黃臺吉打得有來有回。當初曹變蛟的騎兵,一度差點沖進了黃臺吉的旗陣。要是凝聚力再強一點,各部眾志成城一起出力,不被斷糧耗著磨沒了士氣,也是有一點機會翻盤的。
張化龍一開始看江守德派來的援軍人數也不多,就沒當回事。結果對方一投入戰斗,他立刻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這些援軍怎么敢的?看著也就一千多人,居然不是作為預備隊留在后排隨時補位,而是直接沖擊我方前軍側翼?
“快放箭!弓弩手全力拋射!不要怕誤傷自己人!快把這群瘋子射死!”張化龍嗓音因恐懼而尖銳,瘋狂叫囂著放箭,絲毫不顧前排已經犬牙交錯、廝殺在一起,放箭完全有可能誤傷更多自己人。
短短幾分鐘,他已經看清楚了,來的這支援軍絕對不是易與之輩!如果能無差別覆蓋一換一,甚至二換一,那也是絕對賺的!
畢竟湖廣新附軍炮灰不值錢,而九邊精銳卻是死一個少一個。
張化龍手下的后排弓弩手,得令也開始瘋狂調轉方向,朝著官軍援軍射擊。但官軍也不甘示弱,雖然只有千余人,一樣是前排近戰頂住,后排以弓弩對射。
而雙方的軍陣厚度差異巨大,因為江守德人少,陣線被拉成了薄薄幾行,被高拋彈道的箭雨覆蓋時,命中率也就低得多。
對面張化龍的軍陣,足足有好幾十行厚度,所以官軍弓弩手拋射時反而不用考慮距離遠近,只要隨便蒙就是了。
這樣黏著的交戰形態下,弓弩重新發揮出了拋射的優勢,比只能瞄準直射、一旦拋射就會動能銳減的火槍相比,弓弩好歹可以在前排有己方近戰兵充分扛線的情況下,繼續遠程持續輸出。
而且作為九邊精銳,他們原本著甲率就很高,從遼東撤下來時,軍中就有好幾成的鐵札棉甲,到了湖廣后,沉樹人又稍微給他們整備升級了一下裝備,面對普通弓箭時,就更不怕了。
這些遼東回來的將士,人人里面著甲,外面套著大紅色的罩袍,也算是沉家軍的統一軍服,整齊劃一。
乍一看不容易看出里面穿了甲,只是覺得人看起來比較臃腫。但是廝殺了一會兒后,很多人身上插著七八根箭失,實際上都沒射透內甲,只是嵌在罩袍上。
但因為罩袍的大紅色,也看不清有沒有出血,那狀態就非常嚇人了,對面的流賊新附軍沒有經驗,還以為這些士兵都是沒有痛覺也不怕死的怪物,中了那么多箭還大呼酣戰。
而新附軍炮灰們卻沒有鐵札棉甲,只有張獻忠的老營精銳有一定裝備,弓弩無差別覆蓋之下,不一會兒就導致張化龍手下的部隊傷亡明顯更高,士氣也漸漸不支。
官軍只用了三千多人堵口,就把張化龍的一萬五千炮灰軍堵得難以寸進,時間一久,士氣終于逆轉了過來。
張化龍見情況不妙,連忙飛馬去后軍請示張獻忠,請求大王允許把陜、豫老營預備隊也盡快投入,不能光靠炮灰軍廝殺了。
張獻忠臉色鐵青,觀察了一會兒,也算果斷,于是吩咐另一位麾下悍將馬維興,帶領一部分河南老營弟兄,帶著生力軍預備隊發起沖擊。
這馬維興,歷史上也是兩年之后能在大西政權中做到五軍都督之一的,用兵之才也算中規中矩。歷史上張化龍是右軍都督,馬維興是左軍都督。
得令之后,他立刻就帶著河南老營沖了上去。
wap.
/89/89578/19586190.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红河县|
延川县|
张家川|
南安市|
二手房|
永顺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宿州市|
临武县|
青铜峡市|
彰武县|
红桥区|
巴楚县|
盐源县|
汨罗市|
汶上县|
宣汉县|
淮北市|
八宿县|
南陵县|
临清市|
甘谷县|
嫩江县|
南丹县|
文成县|
鄂尔多斯市|
宁明县|
扎赉特旗|
恩施市|
吉林市|
盖州市|
花莲市|
甘德县|
青冈县|
乳源|
甘泉县|
孟村|
房山区|
嵊州市|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