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對于今天朝議上要討論的幾個問題,他。(本章未完!) 第146章 閣老之明鑒,過于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 心里大致也有點數。 昨天陳新甲已經跟他通過氣了,周延儒也知道楊嗣昌的遺表上寫了些什么,也了解湖廣最近反攻張獻忠的勝利、和各場戰役的功勞、斬獲。 陛下估計會正式討論新一任湖廣巡撫的人選,以及對沈樹人的賞賜。 除此之外,當然還會有一些其他議題,不過都沒這個事兒大。 周延儒剛剛收拾齊整,門口忽然有個管事進來通報:“老爺,門外有訪客求見,拿的是安廬巡撫沈樹人的帖子,還說有湖廣戰事的內幕冤情申訴。” 周延儒乍一聽,眉頭就驟得很深,差點兒想開口訓斥管家。不過聽到沈樹人三字后,還是忍住了,他知道肯定是跟今天要討論的正事兒有關聯。 而且沈家人出手闊綽,周延儒略有深意地看了自己的管家一眼,估摸著這廝肯定也是拿了不少好處,才這么急著幫忙通傳的吧。 無錯更新@ “先伺候咱上轎!讓他們一路跟著轎子邊走邊說!天色這么早,城門都沒開呢,總不可能是一早進的城吧!若是昨晚進的城,怎不當時就求見!也是個辦事不靠譜的!” 周延儒還要上朝呢,也怕耽誤事兒,當然不會單獨抽出時間坐下來說。 管家應承了,這就出去安排。 幾分鐘后,周延儒就施施然地出門上轎。走到轎邊時,就看到幾個頭戴束發巾、身著素色書生袍服的年輕人,拉著馬轡恭敬侍立在轎旁。 周延儒年高眼花,加上四更半的天色,還非常昏暗,他也看不清楚對方容貌,只當是沈樹人派來的普通信使,沒當回事。 而對方見了他,立刻手持折扇,以扇骨托著一份信箋,拱手下拜: “小女方子翎,見過周閣老。家父乃原湖廣巡撫,因張獻忠陷長沙而獲罪,然此戰始末另有隱情,其中細節,已在家兄這封陳情函中備述。 小女子久聞閣老正直高義之名播于天下,懇請閣老明鏡高懸、存亡繼絕,小女子全家俱感大德。” 周延儒身形略微頓挫,聽了這婉轉之聲,訝然回首,凝神細看,這才注意到對方形貌,果是一個妙齡女子。 周延儒回憶了一下,不由問道:“你是方孔炤的女兒?那你兄長是……他為何不親自申訴?反讓你一介女子拋頭露面?豈不是有違孝道?” 方子翎恭敬應答:“正是,家兄乃武昌知府方以智,他原本也想親自辭官、進京為父申冤。 然武昌乃湖廣軍備重鎮,至此軍務倥傯之秋,沈撫臺方南平張獻忠、又蒙楊閣老急招,調兵北擊李自成,后方軍需日費萬機,家兄不得不以國事為重,不敢以私廢公。卻非貪慕富貴、戀棧不去。 小女雖才疏學淺,竊慕緹縈救父之古義。且聞閣老之明鑒,過于張蒼,今上之仁德,不亞漢文。縱小女口拙,詞不達意,有閣老主持,定能撥亂反正。” 方子翎說這些話的時候,也是有些不適的,但她也只能如此。 她提到的張蒼,是漢初一位丞相,也以清靜無為著稱,漢文帝因緹縈事件提議廢除肉刑時,就是丞相張蒼負責帶領群臣議定。 她說周延儒的明鑒過于張蒼,又把崇禎比作漢文帝,這樣的高帽一戴,還說得如此言辭懇切,周延儒都有點不好意思不幫她做主了。 周延儒只好點點頭,先接過了信,自言自語道:“方孔炤生了個好女兒啊,方以智是忙著幫沈樹人辦差,難怪你能拿到沈家的拜帖了。你先跟著吧,待老夫看了信再說。” 沈樹人跟他的合作很深,每年會給他家十幾萬兩織機生意分紅那種,屬于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加上沈樹人地方實權派的身份,但凡拿著沈家拜帖來,周延儒都還是給面子接待的。 方子翎也點到即止,親手幫周延儒把轎子一側窗洞的簾子打起、掛在鉤上,然后才跟侍女上馬鞍轡而行,跟在轎窗邊,以備周延儒。(本章未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