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地下世界的戰網匹配區搗騰電腦上卡組的功夫,因為自己這回準備拿出的套牌比較“特別”的緣故,蘇銘不禁想到了件相當有意思的事情: 曾經在自己的那個世界打爐石的時候,雖說理論上而言爐石套牌存在什么“快攻、中速、慢速”的區別,又或者根據獲勝手段弄出了“搶血、OTK、偷雞”等名稱,但是放到現實里來看呢? 對于很大一部分的選手,尤其是經濟條件和游戲時間都不太充足的苦逼普通選手來說,爐石只有兩套卡組: “自己卡牌收藏傾家蕩產之前能組的齊的”和“砸鍋賣鐵分解所有其他卡后都還組不齊的”。 是的,就這兩種,連第三種套牌都不存在! 對于這部分選手群體而言,他們可能體會不到星界德起手天胡有多么強大,體驗不了快樂術手牌牌庫全空帶來的快感。 原因并非技術不行或不愿意使用某套卡組,僅僅是因為他們……窮。 某些關鍵性的單卡,白色品質或藍色品質的普通稀有級還能咬咬牙合成出來,紫色史詩就要慎重決定,至于橙色傳說,那更是每次合成與分解都要經歷巨大的心理斗爭好吧! 白卡40塵,藍卡100塵,紫卡400塵,橙卡1600塵,指數級別上升的成本,像星界德那種動不動十幾張橙色傳說卡的套牌,可謂是要了這些苦逼普通選手的命都搞不出來! 正因如此,實際上不少時候影響某套卡組的火熱程度的因素不僅有它的戰斗力,合成套牌的成本方面也有很大制約。 蘇銘的記憶里,爐石傳說使用慢速控制套牌的選手人口占比一直比快攻搶臉套牌的要高,而造成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后者好上手、易入門,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很大一部分選手是真的窮! 他們合不起慢速套牌! 仔細點點爐石歷史上的套牌,各種快攻套牌往往比較“親民”,30張卡牌以藍白為主,可能頂多需求1、2張傳說級卡牌就完事。 再者說,快攻卡組的橙卡一般都是像【火車王里諾艾】這樣的通用橙,泛用性極高,有機會一卡多用,怎么合成都不會虧。 至于那些慢速套牌,的確有著各種花式操作、組合技慢慢地調戲對手,問題是它們動輒就要4、5張以上的傳說牌,并且是那種“只在這套卡組里有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