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PTR服務端里進行了十幾場戰(zhàn)斗后,蘇銘的天梯積分也是一路猛躥,快速提升到了16級4顆星的臨界點上。 連勝加成、六倍獎勵增益,盡管榮耀星世界的天梯等級升級比蘇銘曾經(jīng)打過的那個爐石要難上不少,不過在這么多的BUFF加持下,快攻卡組的上分效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對戰(zhàn)途中蘇銘這邊也是愈發(fā)感覺,PTR服務端里的選手,單論牌技而言,比他曾經(jīng)在正式服里上分時候匹配的對手要強上不少。 各種關鍵費用回合的抉擇,AOE的召喚和隱忍時機,對自己套牌的理解,這些細節(jié)上的差距,蘇銘還是能夠敏感地察覺到的。 雖說兩者間的實力差距放在蘇銘眼里大概也就是“萌新”和“懂點小套路的萌新”這種分別,不過仍舊讓他感到有些奇怪。 畢竟PTR服務端這種在外面他從來沒聽說過的存在,技術上居然會有大眾交流經(jīng)驗攻略的正式服要領先,本身就有點不對勁。 繼續(xù)搓著新卡組匹配對手上分的功夫,蘇銘順帶著分神思考琢磨了下,而后才算搞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道理說白了一字之淺,兩種服務端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選手的質量,也不是卡組戰(zhàn)斗力的差距,僅僅是最為不起眼的“人口基數(shù)”問題。 爐石傳說里所謂的天梯上分,實際上在選手獲勝取得加分的時候,必然會有另一名選手對應失敗被扣分; 不考慮晉級試煉的話,假設沖上天梯5級需要100點分數(shù),那么每有一位5級高手誕生,都意味著有些人總計損失了100點天梯積分。 因此,每一位上分達到15級、10級甚至5級分段選手,他們相當于是“吞”掉了其他人的分數(shù),匯集到自己的身上,達到更高的實力階段。 在這種互相搶分的天梯競賽里,必然存在著一個穩(wěn)定的積分來源,這樣才能慢慢地生產(chǎn)出足夠多的分數(shù),將越來越多的選手推上更高的分段。 而爐石里生產(chǎn)積分的來源,總共有兩種: 其一,像25級、20級、15級、10級這樣的分段,通過晉級試煉后所產(chǎn)生的段位保護機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