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近段時日,天下間又傳辣手書生,身懷九陰真經與易筋經,為此殺的江湖浮血飄櫨,經過這段時間發(fā)酵,不少人又將“辣手書生”直接歸為大魔頭了。 而今眼見有人,報出這位魔頭姓名,幾人自然面色大變。 眼見顧朝辭一身白衣,英俊絕倫,風度翩然,氣度不凡,穆念慈一身黃綠衫子,雖然貌美如花,也難掩一股英武之氣,心下齊齊稱贊。 好在他們畢竟出身不凡,身為“天下第一高手”的徒子徒孫…… 哪怕是死去得天下第一,不說倨傲之氣,可優(yōu)越感總是有幾分的,一時間也不至于聽了顧朝辭名字,就亂了方寸。 幾人對視一眼,一個長身道士踏上一步,也是拱手行了一禮道:“敢問可是辣手書生到了?” 顧朝辭現在已經無奈了,實在是顧朝辭名頭不如“辣手書生”響亮??! 只得微微一笑道:“顧朝辭也好,辣手書生也罷,應該就是你心目中的那個人。 在這當口,想必還無人,敢光明正大,冒我之名!” 道士見他神態(tài)儼然,又對他行了一禮道:“望請閣下稍侯,小道立即稟報本派尊長!”他說著,已然轉身急奔上山。 顧朝辭見這道士恭謹有禮,自也無心硬闖,而且古墓駐地乃是全真教禁地,沖著馬鈺幾人交情,等等也是無妨。 也就過了一刻鐘左右,就聽一道清朗聲音遙遙傳來:“哈哈,顧小友親自駕臨,貧道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這幾句話,一字一字說得甚慢,初時尚在一里開外,但每說一字,便近了一些,待說到這個“罪”字,仿佛已不足百丈。 顧朝辭聽這聲音,中氣充沛,內功精深,正是丘處機,也氣沉丹田,運氣說道:“在下本就冒昧而來,豈當得丘道長,遠來相迎?。 ? 他這兩句話平平而發(fā),卻是滿山皆響,別說離得近的全真教眾人,就是位于終南山絕頂上的一些教眾,也聽到了這句話,俱是一驚,全都不自覺的左顧右盼。 原來他這句話,聲音極淡,卻清晰無比地,傳入了眾人之耳。 以內功傳音發(fā)話,雖需渾厚深湛內力,卻也屬尋常,對武林高手來說,也是常見。適才丘處機,不也露了一手嗎! 但似顧朝辭這般輕描淡寫,讓聲音如絲如縷,便如平常說話一般,既能讓滿山皆鳴,又似發(fā)音之人,就在耳畔說話。這等高妙神奇的內功造詣,卻是在場眾人無人能及了。 顧朝辭話音剛落,就見一座山坳,轉出一行人來,當前四人行路,足下點塵不起,便如是在水面漂浮一般,輕功造詣頗為不凡。 正是此前見過的,全真掌教馬鈺、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還有一人卻不認得。 四人身后還有三人,兩名道人還有一名道姑,看年紀都在五十歲左右。 顧朝辭暗暗差異:“莫非全真七子竟然聯袂而至?我有這大面子了?” “全真七子”一向散處各地,各自發(fā)展教派,而今也是聚集起來不久,正在商量大事,突然聞得稟報。自然都想要看看這位,名震江湖的“辣手書生”,究竟是何等風姿! 結果他神態(tài)隨意,一語吐出,那真是平地起驚雷,“全真七子”均是暗自駭異:“看來掌教、師兄們說的不錯,這顧朝辭內力之醇厚,果然非同凡響!我等遠遠不及了!” 饒是丘處機七人中武功最高,亦是訝然一驚,渾然不解,也就不到兩個月時間,一個人的內力,怎能進展如此之快? 動念間,雙方已然身距不過一丈,丘處機拱手呵呵一笑道:“不敢不敢,少俠近日之事跡,貧道聽聞后,真是令人神往傾慕。 貧道眾位師兄妹,也說今日有緣識荊,實是三生之幸?。 ? 說著已快步來至顧朝辭面前,與他再次見禮。 顧朝辭也笑著還禮道:“諸位太過客氣了!在下愧不敢當! ‘重陽真人’昔日論劍奪魁,冠蓋武林,‘全真七子’也是名震天下,俠名遠播,可謂一門全英杰,那才是當真了不起!顧某人只不過薄有惡名,何足掛齒!” 全真教雖然雄踞一方,可“全真七子”本就聽聞,“辣手書生”從江南一路行來,都干了什么,本來還有幾分存疑,適才親眼一見他這手傳音功夫,當真是名下無虛。 見他身懷蓋世神功,又對本派謙光有禮,幾位都是道門高士,面上也是與有容焉,心下登時快慰之至。 丘處機性格豪爽,也是當即連連擺手,很是欣然道:“顧少俠謬贊了!謬贊了!哈哈……” 說著又為顧朝辭介紹起了諸人,馬鈺、王處一,顧朝辭認得,丘處機也不多說,介紹了二師兄“長真子”譚處端,顧朝辭見他臉上筋肉虬結,濃眉大眼,身形魁梧,不像道士,倒像個出苦力之人。 他卻不知,這譚處端出家前,還真是一個山東鐵匠。 又介紹到‘長生子’劉處玄,他身形瘦小,面目宛似猿猴。 至于“廣寧子”郝大通,肥胖高大,滿面紫氣,狀貌似是個官宦,道袍的雙袖都去了半截,至肘而止,與馬鈺等人所服的都不相同。 原來郝大通,出家前是山東寧海州首富,精研易理,以賣卜自遣,后來在煙霞洞拜王重陽為師。 當時王重陽脫上身上衣服,撕下兩袖,將衣服賜給他穿,言道:“勿患無袖,汝當自成?!薄靶洹迸c“授”音同,意思是說,師授心法多少,尚在其次,成道與否,當在自悟。他感念師恩,自后所穿道袍都無袖子。 至于“清凈散人”孫不二,道袍上繪著一副骷髏圖,顧朝辭暗暗稱奇:“全真教號稱玄門正宗,怎么她的服飾,倒跟梅超風是一路?” 他又怎知,王重陽當年點化孫不二之時,曾繪了一幅骷髏之圖賜她。意思說人壽短促,倏息而逝,化為骷髏,須當修真而慕大道。孫不二如同郝大通一般,也為紀念先師,將這幅圖形繡在道袍上了。 顧朝辭雖見過了“全真七子”,可心下疑竇叢生,他再自負,也不會覺得,憑借現在的自己,真能讓七子一起相迎。 他更非“天罡北斗陣”對手,但面色仍然不改,臉上掛著盈盈笑意,拱手道:“有勞諸位大駕親臨,實是在下之過! 也是在下受人之托,急著面見,貴派后山古墓中的朋友,才不速而至,對貴教多有失禮之處,望請海涵。” 七子本就聽聞弟子奏報,顧朝辭要去后山尋訪朋友,均是大為詫異,他們如何不知,古墓中的那位芳鄰,素來不現江湖,如何會有朋友? 均怕“辣手書生”是善者不來,因為上輩淵源,他們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而且也有事詢問于他,自然七人齊出了。 馬鈺微然一笑,溫言道:“少俠言重了,終南山少俠來去隨意,貧道師兄弟,又如何敢攔俠駕……” 丘處機卻是一擺手道:“師兄,顧小友也是武林中,響當當的人物,更是性情中人,我等不要繞彎子了,有什么話,大家說個清楚明白,是敵是友,不就清楚了!” 馬鈺素知自己這位師弟,脾性直率,近年來更是武功大進,但年輕時的豪邁之氣,總不能收斂,被他打斷話語也不著惱! 當即微微一笑道:“少俠,你說要見古墓中人,受誰之托?究竟是要了結梁子,還是……” 原來江湖上于“恩仇”二字,看得最重,有時結下深仇,說道前來報恩,其實乃是報仇,比如說道:“在下二十年前,承閣下砍下了一條臂膀,此恩此德,豈敢一日或忘?今日特來酬答大恩?!? 而所謂有事相求,往往也不懷好意,比如強人劫鏢,通常便說:“兄弟們短了衣食,相求老兄幫忙,借幾萬兩銀子使使?!? 又比如什么受人之托,面見朋友,就好比代人尋仇一樣。 顧朝辭畢竟闖蕩已久,心思明銳,心一思忖,便知其意,哈哈一笑道:“馬道長,諸位,你們都誤會了,顧某受人之托,絕非了斷恩怨! 還請放心,我只是帶給古墓傳人,幾句話而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