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日,少室山下。 此時正是旭日東升之時,光芒萬道,好似火發,整個天地,一派斑斕異彩,少室山仿佛成了一座被“淹沒”的孤島。 少室山的山間道路上,兩乘金光蓋身,蜿蜒而上,真好似沐光而來。這馬上乘者,自然就是顧朝辭與穆念慈了。 兩人一路行來,就見少室山雄奇險峻,陡峭挺拔,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山勢雖然陡峭,但這山道卻是八里長,甚是寬大的石階,這工程規模宏偉,此為唐高宗李治臨幸少林時所建,耗費人力物力之巨,實所罕見。 其時大金占領河南,已歷百年,天下道觀寺院,曾毀于戰火者甚多,可少林以武自重,又背著禪宗祖庭名頭,也不參與改朝換代之事,倒未受兵火之災,獨稱完好。 兩人不一會,便到了一座石亭前。 顧朝辭知道,這地方應該就是,少林寺中人,與一些不便進入少林寺的人,會面之地了。想著便將馬匹拴在此地。 兩人又拾階而上,但見對面山上,五道瀑布飛珠濺玉,奔瀉而下,煞是壯觀,這便是少室山五乳蜂,已然能夠望見少林寺了。 就見群峰環繞之地,廟宇橫聯一片,建筑宏偉,誰人見了,不說這禪宗祖庭氣派之大,天下佛寺難有能及者。 兩人望著連綿屋宇,出了一會神,在嘖嘖贊嘆中,又緩步上山,直走到寺門外,一路上竟不見一個人影,兩人頗覺奇怪。 來至寺門前,就見黃墻碧瓦,樹木森森,寺門前豎著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的石碑,載著少林十三高僧,助他圍攻洛陽王世充,并俘獲其子王仁則的功績。 只是年代久遠,風蝕雨剝,碑上勁健飛動的字跡,大多已模糊不清。 廟門外有幾名掃地小和尚,正在不時揮掃,寺內傳來陣陣悠揚起伏的梵唱聲。 顧朝辭知道今日來此,必然要得罪人,也不玩虛的了,遂直接朗聲道:“武林后學顧朝辭,久慕少林威名,今日攜妻特來拜山!” 他話聲并不甚響,但聲音沉遠雄烈,勢如海濤,遠遠送將出去,群山回響,風動云合,就連寺門外高懸的銅鐘大鼓,受到話聲激蕩,竟也同時嗡嗡作響。 寺內的梵喝聲,也是戛然而止。 幾名掃地沙彌,見來了一對年輕男女,還想詢問來人有何貴干,這還未等相詢,就聽此人如此說話。 他們雖然年輕,也知道所謂拜山的,基本都是來挑門的。 而且對方只一說話,銅鐘都開始嗡嗡響了起來了,他們就是趴到銅鐘跟前,大喊大叫,也沒這能為。由此可見,來人有多厲害。 剛一轉念,想起“顧朝辭”這個名字,立馬對號入座了,頓時駭然變色,有人定力還強些,飛奔進寺稟報了。 殊不知他們卻是多此一舉。顧朝辭此聲一出,莫說少林寺內,就是半個少室山,也震得嗡嗡作響。少林寺前院后院,自然到處都可聽見。 此時的少林寺方丈心通大師,正與幾位師弟,商量“辣手書生”現身洛陽,戕害數百人之事。忽聽得寺外,顧朝辭語聲遠遠送來,幾人面面相覷,心想:“這辣手書生功力通神,果然深不可測!” 當然,與顧朝辭交過手的,三大首座心澄、心緣、心觀詫異間,各自心頭一凜:“他內力竟然又有精進!” 這時方丈心通雙掌合十,口念“阿彌陀佛”,緩緩站起,輕聲道:“眾位師兄弟,此人這等內功修為,本寺無人能及,武學造詣必然非同小可,我等不肖,致使本寺勢弱可欺! 如今事到臨頭,卻也不能避而不見! 幾位師弟,我等且去看看辣手書生,究竟是何等風采!” “方丈師兄所言甚是,請!” 眾僧長身站起,隨同心通,一同出了大殿,徑往寺門口而去。 顧朝辭說完話,就與穆念慈一直立于少林寺前,耐心等待。 只過片刻,就聽得寺內十余座巨鐘,一齊鳴了起來,“鐺鐺”之聲,只震得群山皆應。不多時,便傳來一陣步履聲,各個腳步輕快。 突然寺門“吱”的一聲,左右洞開,分左右走出,兩行身穿灰袍的僧人,魚貫而出,左邊五十四人,右邊五十四人,共一百零八人,合一百零八羅漢之數。 其后跟出來十八名僧人,灰袍罩著淡黃袈裟,年歲均較羅漢僧為大。 然后心通方丈身披大紅袈裟,緩步而出,隨后跟著十數位,身披金黃袈裟的老和尚,看起來都在五六十歲,俱是達摩院、戒律院、般若堂、羅漢堂中的長老高僧,心緣、心觀、心澄三大首座也在其中。 稍隔片刻,又出來兩個身穿大塊格子僧袍的老僧。兩人皺紋滿面,白須飄飄,看起來足有八十,乃是少林苦字輩高僧。最后則又走出,百名少林俗家弟子,陳列兩旁。 顧朝辭對其他人,也未在意,眼見這群老僧,觀其走路姿勢,沉勁端凝,都是武功深湛之輩。放在江湖上都是一流高手。心想:“少林寺如今式微,也只因沒有絕頂高手坐鎮,才被五絕掩蓋光華。可畢竟傳承久遠,武學種類繁多,底蘊深厚,遠非別派可比。倘若不與他們好好切磋一番,也非好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