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波流涌動-《家兄朱由校》
第(3/3)頁
“一旦局勢有利于他,那么他也有可能會起兵。”
“既然如此、倒不如主動出擊!”朱由校眉頭一緊,而朱由檢卻連忙搖頭道:
“眼下西南兵馬編練不過五個月,秦良玉的川兵也不過訓練了四個月。”
“就局勢來說、還需要等待,尤其是等到冬季。”
說到這里、朱由檢解釋道:
“我猜測、奢崇明如果要造反,可能會在秋收之后,并且必須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下最少三個縣,得到三個縣的常平倉糧和官糧,才能維持人馬。”
“如果他秋收后沒有起兵,那么隨著遼東的局勢一步步的好轉,奢崇明只會老老實實的呆在永寧宣慰司,做為大明鎮守當地的土官。”
“如果能這樣,自然是最好。”朱由校吃了一口酥山,在自己弟弟的解釋下,也不再糾結。
他詢問起了遼東的事情,關切道:
“按照時間、眼下登萊水師應該在天津準備裝糧運往鎮江了,弟弟你真的認為,在鎮江屯田,可以讓老奴對沈陽的攻勢遞減嗎?”
“這個希望并不大,但能讓老奴調兵回防是一定的,只是兵馬的數量是一個問題,實際上變相也是減輕沈陽的壓力。”朱由檢繼續端起冰雪冷元子吃了起來。
吃了兩口后、他緊接著道:
“這次的調兵,主要還是臣弟準備震懾一下朝鮮,順帶在遼東東部留下一支客軍兵馬。”
“怎么,準備對遼東的衛所動手了?”朱由校吃了一口酥山詢問,而朱由檢搖了搖頭:
“埋下一顆釘子罷了,如果真的要動手,臣弟準備先對宣府和大同下手。”
說到這里、朱由檢為皇兄說了一下宣府和大同的局勢。
“眼下、宣府和延慶、保安兩州有十五衛九營二十六所,大同鎮有十四衛七所十二營。”
“不過、宣府與大同援遼,戰死了不少營兵,因此眼下營兵具體是多少,還尤未可知。”
“按照兵部的情報,大同鎮原額馬步官軍13萬5778員,實在官軍8萬3815員,原額軍馬5萬2000匹,而眼下實在軍馬2萬4564匹。”
“至于宣府鎮,原額有馬步官軍15萬1452員,實在官軍8萬3304名,而宣府原額軍馬5萬5274匹,實在軍馬3萬4200匹。”
“其中宣府每歲的軍餉是,民運折色銀七十八萬七千余兩,鹽引銀十三萬五千余兩,京運年例銀十二萬五千兩。”
“營兵鹽引銀二萬六千余兩,京運年例銀十七萬一千兩,所有合計一百二十二萬二千兩,當地只能負責二萬二千兩和十三萬三千石的軍屯糧。”
“至于大同鎮,民運本色米七千余石,折色銀四十五萬六千余兩,屯田及民運本色草二百六十八萬余束,折草銀二萬八千余兩,鹽四萬三千余引,京運年例銀二十六萬九千余兩。”
“此外營兵需要京運銀十八萬一千兩,鹽七萬引,算下來是軍餉一百萬六千兩銀子,鹽十一萬三千引,糧七千余石,草二百六十八萬束”
“至于大同鎮的衛所,每年能屯糧七萬余石,折色銀一萬六千余兩,牛具銀八千余兩,鹽鈔銀一千余兩,朝廷需要發九十八萬余兩。”
說到這里、朱由檢長舒一口氣道:
“兩鎮在兵部那,一共有16萬7119名兵卒,軍馬5萬8764匹,軍餉折算下來,卻需要二百一十八萬兩,鹽十一萬三千引,糧七千余石,草二百六十八萬束。”
“這林林總總算下來,差不多就是二百六十萬兩左右。”
朱由檢將大同和宣府的紙面情況說了出來,而朱由校在聽完后卻笑道:
“弟弟以為、他們能有多少人?”
或許是見慣了朱由檢裁撤空額,現在連朱由校都知道,紙面和實際的差距了。
不過對此、朱由檢卻笑道:“大同和宣府還是有一定戰力的,我估計兩地加起來能守城的兵馬有五萬人,能出關的兵馬在兩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總數是在七萬人左右,想要裁撤他們的難度很大,僅此于遼東。”
“那弟弟是怎么想的……”朱由校特別喜歡看自己弟弟一本正經講邊事的模樣,而朱由檢也很坦然的說道:
“簡單,調兩萬營兵援遼,然后在燕山大營給他們按人頭發響。”
“這件事情要提前告訴大同和宣府的將領,讓他們不敢吃空餉。”
“只要他們不吃空餉,那么發這兩萬兵馬的餉銀和欠響,外加上開拔銀的話,也不過就是四十八萬兩銀子,以及二十萬石糧草罷了。”
“只要他們抵達遼東,那么就可以對大同和宣府動手裁撤了。”
“不過……”朱由檢看向了朱由校,皺眉道:
“臣弟怕東林文臣會開始彈劾……”
“弟弟不用擔心他們。”朱由校聽到這話,不以為然道:
“葉向高已經抵達天津,不出三日便會入閣,屆時由他平衡各黨,弟弟想要裁撤大同和宣府,乃至山西三鎮的兵馬也就簡單了,唯一我所不能猜到的,便是御馬監,能養的起這么多兵馬嗎?。”
朱由校詢問,而朱由檢也道:“養兵雖難,但難不過朝堂上的明爭暗斗。”
“朝堂上的事情,弟弟不用擔心,只要等我的旨意便可以動手。”
當朱由校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由檢心安了不少。
他明白自己,說實話他是長于軍事,短于政見。
要他和那些心眼子賊壞的文臣們搭臺唱戲,他是真的唱不下去。
在這點上、他比皇兄,甚至歷史上的崇禎都還要差。
最少歷史上的崇禎都能在一開始利用東林打擊閹黨,隨后將魏忠賢麾下閹黨瓦解后,又利用浙黨打壓東林,最后將東林一腳踢出朝堂。
這份手段、朱由檢可沒有。
或者說、眼下的他不具備,但未來說不定。
“對了!”
在朱由檢自省吾身的時候,卻不想對面的朱由校突然起身,對身后的魏忠賢道:
“忠賢、今天應該是選妃的第六關對吧?”
“回萬歲、是的。”魏忠賢獻媚的回應。
“那準備車輿,我和弟弟去看看,能進入第六關的秀女是什么樣。”朱由校笑著開口,想起了“正事”。
“我也去?”聽到這話、朱由檢指了指自己。
“自然!”朱由校抓住了朱由檢的手,拉著他起來,而魏忠賢也連忙命令東廠的太監駕車輿前來。
朱由檢被朱由校拉著走,雖然他的力氣能掙脫對方,但卻沒有選擇這么做,而是看了一眼陸文昭和李若漣,匆忙交代道:
“李若漣、你這次干得不錯!陸文昭,你記得……”
“弟弟別磨蹭了,再磨蹭就看不到了!”
朱由檢話都沒有說完、就被朱由校一把拉走,隨后拉著他坐上車輿,車輿當即向著內廷的東六宮前去。
在那里、還有數千秀女等著他們兄弟……
------題外話------
今天就七千字大更一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天津市|
榆中县|
大石桥市|
洪湖市|
江门市|
民县|
巨野县|
额济纳旗|
乃东县|
册亨县|
县级市|
宁远县|
濮阳市|
依安县|
翼城县|
阿拉善盟|
兴和县|
江陵县|
宁晋县|
神农架林区|
友谊县|
衡山县|
屏南县|
永嘉县|
南投市|
郑州市|
全州县|
叶城县|
九台市|
枞阳县|
灵川县|
许昌县|
修武县|
茂名市|
中卫市|
拜泉县|
惠安县|
贵阳市|
宁乡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