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葉向高入閣-《家兄朱由校》


    第(2/3)頁

    皇權的力量提升,并且能和文官抗衡的話,那么就代表只要有聽話的內閣和六部,皇帝的命令就能基本下達到地方。

    地方做不做是一回事,命令能不能傳達到地方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葉向高大致明白了朱由校叫自己入閣的意圖。

    說白了、就是想要自己成為皇權和文官中間的一個傳話筒。

    但這樣的傳話筒和萬歷年間不一樣,萬歷年間是浙黨一黨獨大,葉向高縱使想幫萬歷的忙,也有心無力。

    可現在不同了,現在的文官是分裂的,原本強大的浙黨變得弱勢,只能團結齊楚宣昆四黨才能抗衡東林。

    因此、局面又變成了皇權和文官實力相當,但文官內部表面分裂為兩塊,實際上是閑散的很多塊。

    這么一來、在某些事情上,葉向高可操作的空間性就大多了。

    想到這里、他斗膽對朱由校作揖詢問道:“萬歲接下來只是想調三鎮兵馬援遼嗎?”

    他要詢問一下朱由校下一步的棋往哪里走,但朱由校是斷然不可能直接告訴葉向高,他下一步準備要和自家弟弟一起解決山西三鎮的事情,因此他只能說道:

    “把田賦攤派到雜項上,可行否?”

    要動商稅了……

    朱由校一句話,葉向高心里就是一咯噔,隨后他默不作聲,在心底衡量了一下攤派的操作空間,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

    “若是攤派的少,或許可以成功。”

    “多是多少?少又是多少?”朱由校皺眉詢問,而葉向高則是沉默了數秒后才開口道:

    “多則一成、少則半成。”

    “不能再多?”朱由校繼續詢問,而葉向高搖了搖頭。

    兩人好似猜謎語一樣的話,實際上是在討論田賦減輕、來增收雜項的可能性。

    但葉向高也給出了答案,田賦這個數量太大了,大明每年兩千余萬石田賦正糧,折色后是七百萬到八百五十萬兩不等。

    均攤一成就是七八十萬兩,半成就是三四十萬兩。

    這數目很少,哪怕是后世人都能看出來,以大明的人口和流動白銀,就均攤這么點銀兩,根本做不到減輕百姓的負擔,也增收不了朝廷的賦稅。

    因此、朱由校沉默了數秒后才開口道:

    “若是將遼響的加派均攤,又能均攤到雜項多少?”

    “去歲遼響五百二十余萬兩,盡數從田賦加派,以臣愚見,恐怕也只能均攤兩成左右……”葉向高回應。

    兩成、那就是一百四十萬兩左右,這還是在有北直隸的十六衛軍和十二營的情況下,地方士紳所做出的最大讓步。

    能讓步這么多,是因為士紳之中大部分有眾多田畝,因此只要免了一些田賦,轉而收雜項,田賦也不用加派了。

    雖然這樣的做法,會變相多交數十萬兩的加派稅銀,但皇帝已經開口,他們不割肉是不行的。

    想到這里、朱由校也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就均攤吧,具體的一切就拜托葉閣老了。”

    “這是臣分內之事……”聽到朱由校這么說,葉向高長舒了一口氣。

    他最怕皇帝以為有了十幾萬大軍,就可以無視士紳的力量,然后開始揮舞屠刀收稅了。

    那樣做的話,不出三個月,天下皆反,漕糧斷絕,順天府饑民遍地。

    不過這也說明,皇帝在政務上是十分沉穩的,這讓葉向高有些欣慰。

    “若是將太仆寺調給御馬監合并管理,葉閣老認為如何?”

    忽的、朱由校一開口,立馬讓葉向高心中一緊。

    “萬歲、恐怕這無法實現……”

    太仆寺、這是一個有財政管理職能和財政資源的衙門,作為明代負責馬政畜牧的機構,太仆寺掌握的重要財政資源就是馬戶,草場和馬匹等大量的馬政資源。

    馬戶指的是養馬人戶,這些人戶由明代政府官方編僉在一起強制性的攤派養馬的徭役任務,所謂編僉就是指明代政府按照規定將幾戶人家編在一起合伙飼養一匹馬或者按照田地數量飼養。

    按人戶編僉的免去他們的其他徭役,按田地編僉的則免去田地的稅糧,通過免糧免役實現內地養馬徭役的物質基礎。

    以太仆寺的記載,弘治時期太仆寺掌握的養馬人丁超過了六十八萬,而田地則超過了一千六百萬畝。

    這還是一百年前的情況,眼下或許太仆寺的田地又變多了不少,而這還只是田地,另外還有牧場。

    太仆寺的牧場,一般由朝廷官方提供給各地養馬人戶的草場,而太仆寺的草場土地多達四百多萬畝。

    擁有這樣數量龐大的田地和草場,太仆寺自然不會窮。

    自成化二年開始有了穩定的白銀收入以后,成化四年太仆寺就修建了專門放太仆寺白銀的常盈庫。

    起初、常盈庫的白銀收入并不多,每年不過三萬多兩,但是到了正德年間就增長到了十八萬兩,而嘉靖年間增長到了七十多萬兩。

    隆起開關之后,常盈庫最高收入七十八萬兩,而后雖然有所回落,不過每年收入也保持在四十萬到六十萬兩之間。

    這些白銀均屬于馬政資源,原則上僅允許用來購買馬匹,故稱為“馬價銀”。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因為隨著賦役折銀的政策推行,太仆寺的馬政資源管理也從管理馬戶,馬匹,牧場等實物變成了對貨幣的管理,包括馬政資源的改折,馬價銀的征解等等。

    常盈庫中的存銀到嘉靖、隆慶時期多達一千多萬兩,而作為國家財政稅收主要來源,由戶部管理的太倉庫每年歲入大約有四百多萬兩,但太倉庫中經常在庫的存銀卻不過只有二三百萬兩,和常盈庫一比實在顯得太過寒酸。

    所以、經過了朱由檢整頓御馬監后,朱由校也知道了太仆寺存在貓膩。

    僅僅原來的占地三百余萬畝的御馬監、在整頓之后就能達到歲入七十萬兩銀子,而占據田地和牧場兩千萬畝的太仆寺,居然還是每年只有五六十萬兩銀子?

    這賦稅……跟糊弄鬼一樣,所以朱由校才升起了將太仆寺也交給自己弟弟整頓的心思。

    不過、葉向高的直接拒絕,對朱由校而言,無異于是當頭一棒。

    先前他動的一直是衛所,那些問題和勛貴有關,而勛貴那邊,英國公和一眾小勛貴又站在他這邊,所以他才能將順天和永平府衛所裁撤。

    但現在是對文官下手,在沒有淮北大饑這樣案子作為威脅手段的情況下,直接將太仆寺交給御馬監管理是不可能的。

    太仆寺有多少貓膩,或許連執掌他的官員都不知道。

    他們沒有那么多的自己人,加上地方上大量地主士紳侵占御馬監的田地和草場,御馬監的實際田畝和草場是一個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长寿区| 嘉黎县| 武宣县| 郯城县| 广宗县| 长岭县| 关岭| 贺州市| 余干县| 扶余县| 延长县| 于都县| 克什克腾旗| 曲沃县| 临湘市| 津南区| 麻城市| 夏河县| 姜堰市| 南安市| 田东县| 峨山| 都昌县| 马龙县| 勃利县| 通山县| 高安市| 辰溪县| 马尔康县| 彝良县| 屯留县| 永兴县| 绵阳市| 玉溪市| 桐梓县| 武清区| 长宁区| 涿州市| 民丰县|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