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五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家兄朱由校》


    第(1/3)頁

    “復起?”

    文華殿內、當聽到可以換楊鎬活下來時,葉向高眼前一亮。

    劉一燝也認為,若是將楊鎬放到朝鮮去,可能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畢竟當初朝鮮之役,楊鎬離開朝鮮那日,朝鮮百姓“遮道號哭”為楊鎬送行,朝鮮國王難過得不能自已,“嗚咽更塞,涕淚橫流”。

    楊鎬走后,朝鮮君臣為稱頌楊鎬之功,給楊鎬立碑。

    每當有明朝使臣或將領來朝,朝鮮君臣都會詢問楊鎬的近況,朝鮮建宣武祠,朝鮮國王提出應以楊鎬配享,可見楊鎬在朝鮮君臣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這樣的人調去朝鮮,或許只有已經故去的朝鮮國王李昖才能勉強和他對壘。

    至于李琿?比起民心和士大夫的心、他遠不如楊鎬。

    一旦他要搞什么小動作,只要楊鎬隨便煽動煽動,李琿被廢都是輕的。

    想到這里、葉向高和劉一燝紛紛作揖道:“臣以為、齊王之言可行。”

    朱由校看著這二人都同意了,便看了一眼朱由檢,隨后道:

    “既然如此、便復起楊鎬、李如松、李如楨三人,復起楊鎬為禮部侍郎,開春后巡查朝鮮,居于漢城,再派驍騎衛一百戶護送他前往朝鮮,擔當其護衛。”

    朱由校在楊鎬身邊留了釘子,便是十六衛軍之一,驍騎衛的一個百戶人馬,而這樣的做法,雖然讓葉向高二人皺眉,卻依舊深深作揖應下。

    不過在應下后,葉向高又拿出了另一份奏疏道:

    “萬歲,兵部覆總督京營陳良弼疏言,原額三大營馬二萬一千二百五十匹,萬歷四十八年倒死一千七百九十三匹,您看……”

    “調給御馬監!”朱由校聽到三大營連養馬都能養死,果然如葉向高所想一樣,要所有軍馬調給御馬監。

    朱由檢聽到這安排,心里也挺高興的。

    御馬監眼下多次互市,加上繳獲巴約部軍馬,數量是增加了不少,但軍馬依舊不足四萬,連裝備兩個騎衛軍都做不到。

    現在把京營的馬調來,那手頭的軍馬就富裕多了,估計等裁撤了山西三鎮之后,就能讓四騎衛達到一人四馬的配置了。

    “臣遵旨……”

    見朱由校這么說,葉向高回禮應下,隨后與劉一燝一同,和朱由校又說了一下一些其他的政事,最后二人見事情談好后便離去了,倒是朱由校在二人走了之后才對朱由檢道:

    “弟弟讓楊鎬去朝鮮,如此一來、恐怕朝鮮君臣都會小心翼翼了。”

    “不過如果朝鮮真的和建奴有貿易往來,并且在楊鎬的監督下斷絕了貿易,恐怕老奴會引兵前去攻打朝鮮。”

    朱由校這話,讓朱由檢笑著回應道:“老奴若是敢大舉出兵,也便是我遼東將士收回撫順和鐵嶺、開原的時候了!”

    說罷、朱由檢又說了一下建造船塢和武裝商船的事情。

    朱由校雖然不明白要建造那么多大船干嘛,但一想到是自家弟弟所決定的事情,還是微微頷首認可了。

    于是乎、接下來的大半個月里,御馬監支出的銀子如流水般,而天津沿海也被填土建造船廠,一座座龐大的船塢拔地而起。

    時間在消耗、一點一點的來到了九月下旬。

    此刻、秋收已經結束,而與此同時,永平府南部的試驗田也全面收獲。

    得知這個消息的朱由檢,當即便在驍騎、錦衣衛等數百人的拱衛下,朝著永平府趕去。

    九月二十五的午后,他來到了試驗田,而田地上已經是光禿禿的一片,負責這塊地方的王承恩,在試驗田不遠處的鄔堡門口接待了朱由檢。

    曹化淳扶著朱由檢下馬,而王承恩也湊上來道:

    “殿下、這些作物都已經收在各地的鄔堡之中,永平府被圈出來的百萬畝試驗田都豐收了。”

    “各種糧食的畝產如何?”朱由檢拍了拍曳撒上的灰,高興的詢問。

    王承恩見狀,當即從懷中拿出了一份文冊道:

    “麥122斤、蜀黍(高粱)175斤、豆126斤、谷224斤、玉麥184斤、番薯1245斤,馬鈴薯(土豆)458斤。”

    “玉麥和馬鈴薯多少?”朱由檢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王承恩見狀,便翻到了記載三寶的一頁,指著說道:

    “玉麥上田可收二百一十斤左右,中田一百八,下田一百五。”

    “番薯上田可收一千四百余斤,中田一千二余斤,下田八百斤。”

    “馬鈴薯上田可收六百四,中田四百五,下田三百二”

    王承恩的指出,讓朱由檢一時間精神恍惚。

    他原本以為玉米會是其中主力,但現在看來、玉米完全比不上番薯和馬鈴薯。

    這點便是朱由檢所不了解的了,在沒有改進品種的年代,玉米的產量還不如谷子,和高粱差不多。

    加上沒改良后的玉米是喜溫的作物,注定無法承擔開發東北的重任。

    “這三種作物,誰耐寒,誰抗旱?”

    朱由檢鐵青著臉詢問,而王承恩見狀,當即翻了翻文冊,找到燕山所教習所記錄的生長習性后便道:

    “番薯倒是比起我大明大多數作物都抗旱耐寒,土豆最不耐寒,但十分抗旱,玉米比土豆耐寒,但抗旱不如番薯和土豆。”

    說到這里、王承恩笑著道:

    “殿下您不知道、百姓們知道番薯產量的時候都高興壞了,按照殿下您所傳授的《番薯十用》,一些百姓已經開始食用烤番薯了。”

    “唉……”朱由檢心中嘆了一口氣,心中十分無奈。

    他本來以為玉米和土豆會是主力,卻不想在這個時代,玉米的經濟效益遠不如番薯和土豆。

    不過也還好、有了番薯和土豆,大明對大旱的抗性增加了不少。

    “百萬畝耕地,出產多少糧食?”朱由檢對王承恩詢問,而王承恩翻了翻文冊道:

    “番薯三十萬畝,產二百四十萬石,玉麥四十萬畝,產四十七萬石,馬鈴薯三十萬畝,產八十八萬石。”

    “百萬畝地,共產出三百七十五萬石。”王承恩看著這文冊上的畝產,心里樂開了花,說道:

    “番薯和土豆若是推廣,恐怕大明會迎來盛世!”

    “那些前來耕種試驗田的各處佃戶都知道了嗎?”朱由檢松了一口氣,說起了他當初的安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宿松县| 邯郸市| 徐闻县| 西盟| 太谷县| 扎鲁特旗| 吉安县| 河南省| 南雄市| 璧山县| 资兴市| 凤山县| 济宁市| 四会市| 五常市| 宣汉县| 义乌市| 同仁县| 临泽县| 北海市| 二连浩特市| 镇安县| 西峡县| 中阳县| 定南县| 楚雄市| 厦门市| 南平市| 高阳县| 西峡县| 乐亭县| 中牟县| 华坪县| 巨鹿县| 祁阳县| 伊宁市| 平陆县| 友谊县| 兖州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