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就用牛羊和別的部落換了糧食,反正他們要投降明廷,到時候也不怕沒有糧食吃?!被鹇涑嗫吹们宄?。 “明日估計沙計乃、明愛、猛克什力三部會和我們一起突圍,不用擔心我們一部突圍不出去?!? “是?!卑蜖枅D應下,也知道這三部和他們一樣,都是和明廷積怨已久的部落,以朱由檢的性格,不一定會受降他們,所以大概率也是選擇突圍。 不過、即便這樣,他們四部加起來的兵力也頂多就是兩萬不到。 兩萬兵力和三四萬部眾,想要突圍有很大的難度,當然最大的難度還是糧食問題。 他們必須保證在突圍后,能成功跨越一千五百里的漠北,抵達杭愛山(燕然山),投靠衛拉特(瓦剌)聯盟。 這還不算完,抵達杭愛山后,他們還要跨越九百多里前往金山(阿爾泰山脈)。 因為此時的衛拉特已經兩百多年的游牧歷史中,逐漸從漠北的杭愛山,遷移到了西域的委魯姆(烏魯木齊)。 也就是說,只有前往了西域,他們才算徹底的有了落腳之地。 只是現在具體能不能帶著老弱婦孺突圍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告訴部里的人,把牛羊殺了,烘干成肉干,準備好一個月的肉干,再用剩下的牛羊和其他部落換糧食和豆料?!? “要換夠兩個月的豆料和糧食,最好不要草束?!? 火落赤交代著巴爾圖,而巴爾圖聞言只能應下,隨后轉身走出了大帳。 火落赤看著他離開的背影,也坐在了自己的床上,皺著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時間在過去,總之這一夜的鄂爾多斯諸部沒有人能安心的睡著。 如火落赤這樣的部落都是在擔心其他部落會不會來襲擊自己,用自己來向明軍邀功。 而像其他比較安穩的部落,則是擔心火落赤這種部落來搶他們的糧食。 好在火落赤不想節外生枝,因此選擇用了牛羊來交換。 也就是一個簡單的交換,極大緩解了雙方的沖突。 從這點來看、火落赤還是有些政治眼光和手段的。 因為他的主動,讓整個大營的人都放下了心來,直到一夜過去,第二天一早,大部分火落赤部落的人就開始準備撤退的東西。 他們主動搬出了紅鹽池的營地,來到了營地西邊。 同樣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沙計乃、明愛、猛克什力三部人馬。 四部聯合起來、有一萬八千多兵力,和四萬三千多部眾。 不過讓火落赤詫異的是,扎薩克部的兀烈也頂著別扭的臉色,帶著自己的部眾和奴隸來到了突圍的地點。 雖然有些詫異,但火落赤還是接受了兀烈的到來,畢竟有了兀烈這一部后,他們的兵力也就能突破兩萬了。 在兀烈的到來后,這個突圍點就再也沒有第二個部落前來。 也就是說、鄂爾多斯四十二部,只有四部愿意撤離,剩下的三十八部都選擇投降。 “他們是一群羔羊,最后他們會后悔的?!? 猛克什力不屑的看著紅鹽池營地,嘲諷著試圖屈服在明軍鐵蹄下的其他部落族人。 不過對此、明愛卻說道: “不用說他們,我們和他們今日起估計就不會再見面了,現在的重中之重是要聯合寧夏的吉能他們一起撤退?!? “我們如果一起撤退,憑著他們的牛羊,應該能一起堅持到金山,兵力也會達到四萬?!? “到時候就算拜巴嘎斯他們不愿意接納我們,也需要劃出一片草場給我們?!? “我們能撐到金山嗎?”沙計乃忽的開口詢問,而這一問便讓所有人都沉默了起來。 他們能不能到金山?這個是一定能的,但過程會死多少人就很難說了。 部落里的老弱將會被率先拋棄,隨后是婦女,最后才是孩童。 這很殘忍,但為了部落的延續,這是唯一的辦法。 女人沒有了可以再搶,但是如果孩子和男丁沒有了,部落就滅亡了。 做足了這些準備,五部開始向著西北行軍。 哪怕天上飄著細雪,但隊伍依舊堅定不移的向著西北突圍而去。 在他們走遠后,剩下的三十八部鄂爾多斯領主,開始派出使者向南邊的滿桂送去了降書。 他們并不是真的和猛克什力說的一樣,是一群貪生怕死的人。 如果在夏季和秋季遭遇到眼下的局面,他們會毅然決然的選擇突圍,但現在不行,因為現在還是冬季。 一些只有千余人、甚至只有幾百人的小部落是無法活著突圍,并走到杭愛山或者金山的。 他們都明白,所以才會選擇投降。 他們的想法、實際上火落赤和明愛也知道,所以才沒有逼迫他們一起突圍,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冬季人多就是累贅。 不能游牧的季節里,他們和漢人沒有什么兩樣,都需要為了后勤補給而煩惱。 同樣的、當他們的使者帶著投降書抵達扎薩克城的時候,滿桂在看到信中內容,就明白了這三十八部的困境。 “這有點不好辦……” 看著手上如燙手山芋一樣的降書,滿桂緊皺著眉頭,對旁邊的副將說道: “魯欽總兵到哪了?” “塘騎沒有傳來消息,但是按照昨天午后的消息來看,應該已經抵達連城(庫布齊沙漠)了。”副將回應滿桂,而滿桂聽后也說道: “讓他不要繼續掃蕩黃河南北了,殿下和孫經略已經出兵后套,現在讓他帶兵南下,去紅鹽池受降,隨后帶著三十八部的人馬前往……” 吩咐到這里、滿桂反而吩咐不下去了。 如果把三十八部的人趕到關內,那么北軍都督府就得負責管理他們不暴動,這就相當于把魯欽這部牽制在關內了。 如果讓三十八部留在紅鹽池的大營,那明軍就要負責他們的一部分吃食。 因為牛這樣的牲畜,在戰后必然要交給陜北移民前往河套屯墾用的,不能給他們再任意宰殺。 可問題來了、從大同、太原、延綏三地隨意調撥糧食前往紅鹽池,都需要十幾萬民夫幫忙才行。 臨時招募民夫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么一來還是需要將一部兵馬的后勤民夫調來負責這十幾萬套虜的糧食輸送問題。 因此不管怎么樣,反正為了保障他們的生計,就必須有一路兵馬留守下來。 至于滿桂為什么不把他們調往板升城,這自然也是不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