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儼見甘寧是真急了,而這會人也到齊,遂開口問道:“興霸兄,你在江夏也有一些年頭,那你說說看,劉琦出任江夏太守,是否合理呢?” “劉琦是劉使君的嫡長子,跟隨在劉使君帳下多年,為人謙虛和善,很有一些聲名,出任江夏太守,不應(yīng)該是實至名歸嗎?” 甘寧沉吟之下,徐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興霸兄,莫非忘了劉表有兩個兒子,按理說大公子劉琦作為嫡子,應(yīng)該被立為世子才對。” “再說,劉表入主荊州,已經(jīng)超過十年,荊州局勢早已經(jīng)穩(wěn)定。” “可劉琦卻始終未能立為世子,而據(jù)我所知,劉表次子劉琮,去年五月,卻迎娶了荊州軍師將軍蔡瑁之女為妻。” “而劉表的后妻蔡夫人,也認了劉琮為嫡子。” “在這樣關(guān)鍵時刻,劉琦外放江夏,卻不是以世子身份,這難道不是一種流放嗎?” 劉儼這番話一出,甘寧、徐盛包括甘述、丁奉也都醒悟到,這里面蘊含著的陰謀。 “玄之,你的意思劉琦可以為我所用?”甘寧沉吟之下,有些懷疑的問道。 徐盛這會想起劉儼當日也說過,劉琦不足為慮話,心中也有了一些明悟。 “為我所用,這話有點托大,應(yīng)該是劉琦要想自保,或者繼位荊州之主,則需要我們的幫助。” 劉儼自信的一笑,目光平靜看著堂下的甘寧四人。 “劉琦赴任江夏太守,僅僅帶了三千護衛(wèi)前來,這就說明他不被重視。” “現(xiàn)在江東孫權(quán),對江夏虎視眈眈,荊州誰人不知?” “黃祖戰(zhàn)死之后,江夏的人馬,被我們收編了大半,江夏郡城的人馬不足五千。” “加上劉琦帶來的三千,也只有八千人馬,而我們現(xiàn)在掌控了江夏一萬五千余人馬。” “論實力,我們還在劉琦之上。” “但是我們?nèi)狈Υ罅x名份,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咱們不能與劉琦硬抗,但卻可以與劉琦達成合作,至少表面上我們要維護他的利益,因為劉琦有大義名份。” “說白了,那天要是劉表死了,我們完全可以擁護劉琦,繼任荊州之主。” “現(xiàn)在你們說說,劉琦出任江夏太守,是不是比黃射對我們更有利?” 甘寧和徐盛二人,聽到劉儼這番分析之時,也不由若有所思起來。 “玄之這番分析,盛以為有道理。”徐盛的眼界有限,卻并沒有看到其中的關(guān)鍵問題。 但甘寧見多識廣,卻看出其中最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劉儼現(xiàn)在名聲不夠,一個聲名不顯的人,可以憑借手中的財富力量,占據(jù)一縣一郡,但絕對無法稱霸天下。 之前劉儼擔任夏口縣令,帶領(lǐng)百姓科學(xué)種田,采礦制鹽,這些都是揚名立萬,賺取名聲的好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