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視頻作者的提點,林達恍然大悟。 好像自己做《暴力鬼火摩托》真的沒那么簡單? 就像視頻里up主說的那樣: 《暴力鬼火摩托》最大的閃光點。 是他的以人為本。 游戲本身是一個幽默的賽車游戲,極速沖刺,暴力械斗,酷炫飛行。 但游戲的主角們不是高高在上的朋克車手。 而是被社會主流看不起,被取笑,被遺忘的群體。 一個并不時髦,也并不高尚的群體。 游戲以那些造型非主流殺馬特的鬼火少年車手,作為游戲主角。 難道人家林達不知道朋克族的墨鏡夾克真的很酷,而鬼火少年比起朋克騎手們真的很土? 難道林達不知道《暴力鬼火摩托》那些造型殺馬特的騎手,是網絡上鄙視鏈的底端? 難道林達不知道搖滾音樂高大上,動次打次辣耳朵? 林達知道。 人家游戲設計師能不知道? 但為什么林達依然冒著游戲撲街的危險,義無反顧的選擇以鬼火少年為題材? 其實只有一個目的。 設計師,想要為那個年代被主流社會鄙視的群體發聲。 林達,試圖證明他們的存在。 這些群體在網絡上聲音很小,但他們依然存在。 有的人生來就是牛馬。 又有哪些藝術形式,愿意為了牛馬們發聲? 但游戲可以! 人文主義游戲大師林達可以。 或許,這就是我們深愛的游戲。 我們深愛的第九藝術吧? up主我其實并不喜歡鬼火少年的風格。 在現實中,我遇到他們也會選擇避而遠之。 當年如此。 現在亦然。 所以我就更加佩服游戲設計師,佩服愛希,佩服林達。 佩服林達設計師的以人為本,佩服他的品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