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總之,大家都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有事你們先上! 緊接著,朱祁鈺也到了,群臣紛紛上前見禮。 大家現在對皇上的做法很失望,甚至潛意識里,會忍不住幻想,若是郕王做皇帝會如何? 倘若朱祁鎮親眼看到宮門前這一刻的情形,一定會認為如今大明朝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群臣一體了。 只可惜,這一切都只是表象罷了,隱藏在這片平靜之下的,是無數的算計與暗流…… 沒等太久,鐘聲響起,宮門大開。 群臣列隊穿過午門,來到奉天殿。 只見朱祁鎮身穿黑底紅案的袞服,邁步走進。 群臣高呼萬歲,然后,朝會正式開始。 唐行古第一個站出來,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動聲色地率先開口。 “臣聞朝廷欲開辦航海學院,然而,近半年來,朝廷開支巨大,國庫日漸空虛。建造寶船,培養船員,極其耗費錢糧,臣以為,以目前的國庫儲備,不足以支撐海軍學院。” 此言一出,群臣暗暗點頭,以錢糧為切入點,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無論說的再好聽,朝廷沒錢,你還搞什么搞? 朱祁鎮本來對唐行古的態度剛剛有所改觀,卻沒想到,此人仍不識趣,抓到機會就和自己對著干。 不過,他心里清楚,今日的議題就是開海,這樣的局面遲早要面對。 既然躲不過,那就只能剛正面了。 想到這里,他便反問道:“卿家有什么好主意?” 因為唐行古只說沒錢,并沒說開海有什么壞處,所以朱祁鎮直接把話推了過去。 你說朝廷沒錢是吧,那你再說說,怎么搞錢? 唐行古似乎早有準備,繼續說道:“回皇上,臣倒是有個辦法,只是……有些不合規矩,臣擔心……” 見他支支吾吾的樣子,朱祁鎮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是隱隱感覺到事情可能和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樣。 想到這里,他便說道:“卿家究竟有何對策,且說來聽聽,朕不怪罪便是!” 唐行古忙拱手稱是,這才緩緩說道:“臣以為,要想使國庫充盈起來,無非兩條路可走,開源亦或是節流。而以如今之朝局來看,節流是做不到了,除非我朝官員不領俸祿,且全年風調雨順,不出任何的災禍。” 群臣當即搖頭,眼中紛紛出現慍色。 開玩笑,不拿俸祿,讓我們喝西北風嗎? 至于說什么風調雨順,那就更不現實了,大明疆域廣闊,不可能做到全年全域無災禍。 唐行古似乎早就料到群臣是這樣的反應,便繼續道:“所以在臣看來,就只剩下開源這一條路可走了。可是,朝廷也不可能再增加賦稅,不然只會苦了百姓,實非仁君之道……” 聽他東拉西扯,說一句又否一句的,不少官員都顯得有些不耐煩了。 首輔曹鼐忍不住打斷道:“唐御史,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說吧,別在皇上面前兜圈子了!” 唐行古不慌不忙地一拱手,然后臉色一變,道出了一句石破天驚般的話來。 “臣以為時至今日,若是想讓國庫迅速充裕起來,唯有解除海禁,支持民間百姓出海,朝廷亦可派遣商船與海外諸國進行貿易往來!” “你說什么?” “唐御史,這是何意?” “不可啊,皇上……” 群臣幾乎炸開了鍋,紛紛作出極其激烈的反應,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今天不是大家團結起來反對開海嗎? 怎么反對的還沒出來,倒是支持開海的先冒出來了! 唐行古的提議不啻于是在眾人身邊扔了個手雷,震得大家腦瓜子嗡嗡的。 但錯愕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有一批人站出來大聲加以反對。 “唐御史,還請慎言,此事可開不得玩笑。” “皇上,禁海可是我大明祖訓,斷不能壞了規矩啊……” “唐行古,你這是昏了頭了么?怎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說出如此無有根據之話……” 一時之間,批駁聲,反對聲,勸諫聲響成一片,讓莊嚴無比的奉天殿變得跟菜市場一般喧鬧。 如曹鼐等人,更是一臉的詫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因為唐行古的這一提議實在太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在眾臣眼中,這和背叛有什么兩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