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太了解這個男人了,但害怕傷害到父親,所以她才隨意的找了借口。 李斯文的背影逐漸消失,但卻深深地刻在了鄭嘉遇的心上。 —— 一輛開往宋氏服裝廠的大巴上,張建設以及他帶來的一伙倒爺已經親切的稱呼李斯文為文哥了,用他們的話來形容,李斯文的話比東北的大仙還準。 “神了,真的是神了,這蘇國分裂,經濟蕭條,我們都以為生意不好做呢,可到了那里才發現,輕工業本就薄弱的蘇國在經濟危機之下倒閉了一大半,帽子棉衣生活用品以及食物已經成了蘇國百姓爭相搶購的物品,價格更是翻著倍的往上漲。” “還有你說衣服能換ak,皮鞋能換汽車,我還真見到了,甚至有一天有兩個青年拿著手雷找我換件羽絨服,你說我是換還是不換呢?都特么把我嚇尿了。” 張建設說完忍不住大笑了起來,整個車里都充滿了笑聲,李斯文也跟著笑道:“趁著這幾年生意好做,能撈多少就撈多少,等過些年那里的經濟穩定,生意就不好做了。” “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這次回來我把親戚都帶來了,也讓同行兄弟號召起各家親屬,簡單來說,就是湊錢進貨,大干一筆。”張建設說著卻也無奈地嘆了口氣:“但即便我們團隊很大,人數眾多,可能拿出的錢也就我之前說的那個數,二十萬件將近五千萬的貨物,我們一口氣吞不下啊!” “我能理解,所以這是我今天跟過來的原因,首先是和大家擬一份合作合同,我之前曾經向各位承諾過,只要二十萬件羽絨服銷售一空,第二批次的價格就會降低,但想要拿到低價名額至少進購五千件羽絨服才可以。這個承諾依然不變,都會寫到合同中。還有對于我們之間合作的一些責任也要劃分清楚。其次,我也想傳授一點銷售技巧給各位。” 一聽李斯文要傳授銷售技巧,張建設忙豎起耳朵道:“文哥,您說,我們聽著。” “其實很簡單,我希望你們能在前蘇國那里找到合作商,而不是靠你們自己去賣羽絨服,只有提高效率才能把市場做大,最重要的是安全。現在蘇國已經分裂成除俄國之外的各個小國,市場無處不在,你們想要發財,就要抓緊機會。” 李斯文的一席話算是打通了張建設等人的任督二脈,隨后眾人便在宋氏服裝廠的辦公室里簽署了合同。 合同涉及羽絨服正好二十萬件,涉及金額四千八百萬,不過因為張建設等人一共帶來的現金只有一千五百萬,所以只提走了一千五百萬的貨。 “知道為什么直接簽下二十萬件的合同嗎?”辦公室里,李斯文坐在椅子上,此時的他倒像宋氏的當家人一樣。 “嘁,你真當我蠢啊?除了共同合作賺錢之外,就是為了堵住我大伯二伯的嘴,否則沒有合同,到時他們肯定會拿羽絨服沒有處理干凈找茬。”宋雪莉白了一眼說道。 “沒錯,這就相當于一道圣旨,今天之后你便可以安穩的坐在當家人的位置上,接下來你要拿著合同組織一場內部大會,重新確定你的地位,讓宋氏集團走上正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