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解釋倒是簡單,但你也知道,這一次土地之所以賣出這么好的價錢,謠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像什么陳耀東這種社會上的混子都想參與一腳,能賣不出高價嗎?”許高明點了支煙:“可如果我現在就出去澄清,參加拍賣的人也會和你一樣,覺得這是辦公廳搞的鬼。而且雙會和康叔傅也一定會有不滿的情緒。” “話是如此,但瞞下去總不是個問題,這些記者你還不知道,能把圓的說成方的,方的說成圓的,你不澄清,明天會傳出什么消息就未必了。”李斯文夾了一口菜,一邊吃一邊說道。 “所以我正在犯愁。”許高明深深地吸了口煙。 “許副市,我有個辦法。”李斯文假作思考幾秒,突然道。 “快說說看。”許高明忙道。 “首先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你瞞下去沒有任何意義,只會節外生枝。所以,你應該考慮的不是如何逃避這個問題,而是如何解決。” “沒錯。” “所以我覺得,你大可和記者們澄清這個謠言,不過澄清之后,你還需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 “向記者們保證,在明年的第十四屆三中全會上向上頭提出在鵬城成立經濟開發區的方案。” 許高明雙目一挑:“你是說在我們鵬城成立經濟開發區?” “1980年,鵬城成立了我們華夏第一個經濟特區,它的特點您比我清楚,主要是以出口貿易為主,減稅政策基本都與進出口有關。但開發區就不同了,更側重于對本土企業的扶持,而且減稅力度更大,1984年的大連開發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且根據時間來算,鵬城的經濟特區已經成立12年,土地和特區內的企業已經接近飽和,想要擠進來格外的不易,這也是為何今天會有五百人參與競拍的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成立經濟開發區,是不是能讓更多人在鵬城找到商機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