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日后。 又是一個休沐日。 李世民再次帶領長孫皇后來到莊園。 李根到門口迎接,伸手牽住一路小跑而來的樂樂。 剛剛踏足莊園,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便差點一個立足不穩。 就在房舍前面。 兩個用琉璃制作的房間,出現在二人面前。 里面清晰可見,各種瓜果和蔬菜,長勢正旺。 關鍵是,這琉璃屋,高矮大小和一間房舍一般大小。 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哥,你可真厲害,這么快就把琉璃屋建好了,武曌妹妹在里面干嘛呢?” “她呀,說琉璃屋里更暖和,在里面讀書呢!” 李根的話,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決定進去看一看。 眾人進入琉璃屋里面。 果然外面寒風凜冽,里面溫暖如春。 李根講解了一番,光合作用種植暖棚的效果。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父親,母親,這兩個暖棚的瓜果蔬菜,是用來咱們一家人這個冬天享用的。” “學院周邊孩兒又弄了幾個暖棚,那里的蔬菜給學院的少年們改善伙食。”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微笑著點點頭。 學院的少年郎真是有福啊,冬天在這里竟然能夠吃上青菜。 比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們,都有口福。 …… 一場鵝毛大雪過后! 正元節,馬上就要到了。 狀元學院也到了放假的日子。 李根非常喜歡,整個世界潔白無瑕的模樣。 莊園里的積雪,除了必要的道路和屋頂以外,其它地方都讓它們覆蓋在大地上。 因為開學前報到的時候,學生們的家長都已經知道了,狀元學院放假的時間。 今日一大早,莊園門口,就聚集了大量的馬車。 在班長柴令武的帶領下,眾少年排成兩列,往莊園門口走去。 “父親,您來了。” “書玉,好小子,胖了這么多,也精神了。” 魏征開心的,拍打著魏叔玉的肩膀。 “令武,這三個多月,在學院表現如何?” “霍國公,令武可是學院的班長,最大的官員,表現可好了。” 程處亮和尉遲寶琪的話,讓柴紹聽了很是受用。 “爹,俺在這里呢?” …… 眾少年紛紛被各自的大人接走。 “你們兩個臭小子,都他娘的長這么高了,在學院有沒有給老子丟臉?” 程咬金和尉遲恭為了省事,二人同坐了一輛馬車。 看到處亮和尉遲寶琪,明顯長高了許多。 程咬金和尉遲恭,心里那叫一個高興。 “爹,俺是學院的生活委員,可是掌管學院伙食的大官,每日里俺和寶琪,都是大碗喝湯,大口吃肉,嘿嘿,自然長的快了一些。” 嘿! 程咬金一聽,臉上笑的跟菊花一樣燦爛。 “敬德,聽聽,聽聽,俺家處亮都他娘的當上大官了,這小子隨俺,是俺老程家的種。” 程咬金難得的伸手拍拍處亮的肩膀。 “好小子,好好干,不能給老子丟人現眼。” 尉遲恭黑著臉,倆大眼珠子使勁瞪著尉遲寶琪。 “臭小子,你他娘的就不能給老子爭口氣,處亮都他娘的能當上大官。” “尉遲伯伯,寶琪也是大官呢,他可是學院的勞動委員,專門負責打掃干活的,廚房,茅廁,食堂衛生,都歸寶琪負責。” 嘿! 程咬金一聽這話,差點繃不住。 這他娘的尉遲恭就是打鐵出身,干活干出來的。 現在尉遲寶琪又是廚房,又是茅廁。 果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尉遲恭臉上也有點掛不住,這算哪門子的大官啊! 不就是個干活打雜的差事嗎! “爹,您別生氣啊,俺這個勞動委員,和處亮算是平級,院長還多次表揚俺哩。” “再說了,這次唐數考試,俺可是整個學院的第一名。” “哦,此話當真?” 尉遲恭從小貧苦人家出身,斗大的字不識一筐。 聽說尉遲寶琪考試第一,那家伙,精神頭立即就上來了。 “爹,不信您問問處亮。” 程處亮使勁點點頭,證明尉遲寶琪確實考了一個第一。 “不錯,不錯,咱們尉遲家,終于有一個識數的了。” “知節,狀元學院考試第一,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程咬金雙眼精光爆射,直奔程處亮而去。 “處亮,寶琪都能考第一,你小子考的如何?” 程處亮菊花一緊,低聲開口說道。 “爹,俺也考了個第一。” 嘿! 程咬金樂了。 “處亮,跟爹好好說說,是個啥樣的第一啊?” “倒數第一……” 程咬金:“……” 尉遲恭:“……” “爹,您別生氣啊,院長說俺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下次只要再加把勁,就很有可能,考個倒數第二。” “寶琪就不一樣了,他只要稍微一放松,就可能成了第二,那可就是退步了。” 程咬金聞言點點頭,說道。 “敬德,聽到沒有,俺家處亮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你家寶琪,唉,不說也罷!” 程咬金如此好面子,只能如此白話白話,還真把尉遲恭搞的一愣一愣的。 …… 正元日! 一年一度的大朝會,李世民攜長孫皇后,一起出現在文武百官面前。 也只有大朝會上,皇后娘娘才會在百官面前現身。 大朝會結束以后,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趕緊回到立政殿。 接受后宮妃嬪,諸位皇子和公主的參拜。 然后二人帶上長樂,坐上李君羨駕駛的馬車,直奔長安城南而去。 這是李根來到長安城的第一個正元節。 李世民答應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自然不能食言。 再說了,莊園里的飯菜,可比御膳房做的美味可口多了。 “新的一年,孩兒祝父親,步步高升!” “祝母親,平平安安。” “祝爺爺,長命百歲。” “祝妹妹,健康快樂” 一家人舉杯同祝,度過了一個溫馨熱鬧的正元節。 …… 陽春三月。 李世民讓吏部詔令天下。 今年科舉將于本月十五日,在各地開始初考。 消息傳到李根和孔穎達耳中,考驗狀元學院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 “沒想到,今年科舉竟然比往年來的更快一些!” 聽了孔穎達的話,李根微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 “孔大師,看來陛下真是急需人才啊。” “眼下時間所剩無幾,咱們還是讓學生們,抓緊時間開始模擬考試吧。” 孔穎達手中有歷屆科舉考試的考卷。 李根如今將這些考卷,全部刻印出來。 接下來的日子,學院每日都要進行至少兩場考試。 李根則在如今科舉落榜最多的詩賦上,進行專門的指導。 一句句讓孔穎達贊嘆不已的詩句從李根口中,脫口而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李根沒有將完整的詩句傳授給學生們。 至于他們能夠領悟多少,則要看他們各自的才華和能力了。 三月十五日。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李根和孔穎達,帶領五十名學生,往務本坊的國子監趕去。 一路上,田間已經插滿了紅薯苗。 大片大片的紅薯苗,迎風招展,甚是喜人。 李根已經從父親口中得知,在陛下的口諭下。 今年整個關隴之地,都種滿了紅薯。 就連江南和荊州,也開始了首次插秧。 國子監祭酒張厚胤,對狀元學院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 “狀元郎,沒想到,不過半年時間,你就要讓他們參加科舉考試。” “張祭酒,晚輩讓他們感受一下科舉考試的氛圍,至于能考成何等成績,并不是很重要,畢竟他們都還年少。” 李根和孔穎達,在學生們進入考場前,又各自鼓勵了一番。 “同學們,千萬不要有任何思想壓力,患得患失的心理要不得,拿出你們平日里考試的狀態即可!” “我和孔院長都相信大家,你們都是最棒的!” 眾少年紛紛激動的點點頭。 第一場貼經考試,魏叔玉第一個走出考場。 隨后陸續有學生,表情輕松的從考場出來。 當程處亮和尉遲寶琪,從考場出來以后,學院五十名學生,全部考試完畢。 李根帶領眾人返回學院,孔大師則要參加閱卷。 初考和在尚書省貢院的考試不同。 雖然也是三場考試,間隔時間只有一日時間。 第二日,詩賦考試前。 紅榜張貼出來。 當李根看到榜尾有程處亮和尉遲寶琪的名字時。 他便知道,這些學生肯定都過關了。 第二場詩賦考試。 題眼竟然和去年科舉詩賦考試的題眼一樣。 程處亮直接套用李根所授的詩賦。 春光無限好, 我們來趕考。 田間紅薯秧, 收獲知多少。 李根沒有想到,程處亮竟然是第一個走出考場的。 “處亮,考的如何?” “院長,太簡單了,俺一氣呵成!” 當李根從處亮口中,聽到他所做詩賦時,微笑著點點頭。 雖然不過是略顯幼稚的兒歌版本,不過,對于程處亮來說,也非常難得了。 第三場試策考試前,最讓李根擔心的就是這些學生,能否順利通過詩賦考試。 紅榜公示的時候,李根比他們還要緊張,當看到學院五十名考生,無一落榜的時候。 李根終于長舒一口氣。 過了第二關,第三場試策就沒什么大問題了。 試策考試,萬變不離其宗,歷屆科舉試策考試的考題,這些學生已經多次解答過了。 對此,李根比這幫學生,還有信心。 看著學生們,一個個信心十足的走出考場。 李根臉上充滿了燦爛的微笑。 果不其然,第二日紅榜張貼出來。 狀元學院五十名學生,盡數上榜。 看著這幫少年,聚集在一起吶喊歡呼。 李根第一次感受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 孔穎達也是非常高興,待李根帶領五十名學生離開國子監后。 孔穎達直奔皇宮而去。 “陛下,孔主簿求見!” 御書房里,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 江南道紅薯苗長勢喜人,讓李世民非常高興。 聽聞孔穎達求見,立即想到,今日是科舉考試初考結束的日子。 “讓孔主簿進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