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謝家商隊來源自南面吳越之地,屬于蘇州謝氏,根據(jù)那謝家三爺說的,是兩晉時陳郡謝氏的分支。 這謝家三爺,祖上還并不是謝姓,但由于世代為謝家賣命,漸漸的也便成了謝姓中人。他單字一個奎,算得上是武藝精通,不但弓馬嫻熟,且還尤其擅使刀法。 按照李璟來看,這謝奎有小天位的實力,但內(nèi)力很是稀少,更擅長外家功夫。 陳郡謝氏,自南朝過后,便逐漸沒落了下去。 劉禹錫曾作詩《烏衣巷》,便就是最好的寫照: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起先的謝氏,所謂是真正的門閥大家,不論是官場軍前,都是其插手的影子。但后來經(jīng)過王朝洗牌,經(jīng)歷隋末以及武周時期過后,更是徹底衰敗了下去。 但其中有一脈分支,逐漸南下而去,在吳地蘇州開枝散葉,并開始從事瓷器,茶葉等商事活動。也算是當?shù)匾环胶缽姟? 不料想此次,就差點翻了船。 這條從南面經(jīng)過梁地以及晉地直通塞外的商路,可能是謝家人耗費無數(shù)心血才開辟出來的,但僅僅是李嗣昭一個念想,便輕松毀掉了。 若沒有李璟,此次謝家的損失,是不可想象的。 謝家商隊遭受了重創(chuàng),在李璟的建議下暫時先返回潞州,過后待元氣恢復過后,再繼續(xù)往遼州太原而去。 那個謝家掌事逃跑的謝家人,過后雖然又灰頭土臉的回來了,但已然是遭受了唾棄,而經(jīng)此變故,這批貨物已經(jīng)不是剩下的謝家護衛(wèi)能保全得了的。故而謝奎打算就將貨物就地解決了,能賣出去多少便賣出去多少,再打道回府。 但耶律剌葛卻當即表示能夠充當他們謝家商隊的護衛(wèi),一路將他們護送至塞外,謝奎在懷疑與驚喜中,終究還是相信了中間擔保沒問題的李璟。 畢竟這個半路撿來的年輕公子,現(xiàn)在怎么看都不似尋常人。 對于耶律剌葛這個契丹族的現(xiàn)任大汗,李璟也是隨意得很,也越發(fā)印證了謝奎的猜想。 于是乎,兩批人便分路離開,一路南去潞州,一路則是李璟帶著那個通文館領(lǐng)隊之人以及耶律剌葛還有蚩夢去往遼州。 至于其他契丹人,則是被一個耶律剌葛的心腹帶領(lǐng)著,去了他們之前的藏身之地。 ………… 遼州距離太原有上百里的距離,夾在潞州及太原中間,在去年晉梁之戰(zhàn)以前,屬于晉國的屯兵之地。 這里之前屬于晉國抵擋梁軍的前沿陣地,故百姓并不多,轄境多設(shè)軍鎮(zhèn)。 遼州刺史名為秦德昭,昭宗時期就隸屬于李克用旗下,一直到了現(xiàn)在,也算是功成名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