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亂亂亂-《國王》
第(1/3)頁
鬧劇,以朝堂眾臣順位替補,國王提拔兩名親信上位而結束。
不過哈德遜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后續的朝堂,注定不會太平了。
王室陣營的這波內斗,讓他們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大損。
按照阿爾法王國的慣例,朝堂上的重臣排名一直都是:宰相第一,軍務大臣第二、財政大臣第三、政務大臣第四、外務大臣第五、農業大臣第六。
當然,這只是大家私底下的默認排序。實際上除了宰相地位明確在眾人之上外,剩下的幾位都是根據手中權力排的。
并且這個排序,還會伴隨著外界的局勢變化,跟著發生變化。
比如說:軍務大臣和財政大臣的權力就會時常變動,通常戰爭時期軍務大臣的權力會更大,而和平年代則是財政大臣的話語權更重。
外務大臣的權力,更是隨著國際局勢變化而變化。要是天下太平無事,外務大臣的存在感可能比農業大臣都低。
哈德遜雖然進入王國決策圈,但他本人并不是六大巨頭之一,屬于臨時性新增人員。非常設崗位,不計入排名。
在這種背景下,哪怕凱撒四世強行任命了兩名王室成員進入決策層,此刻也只能從排名靠后的農業大臣、外務大臣做起。
妥妥的賭氣一時爽,事后火葬場。
這波突然的硬碰硬,固然是凱撒四世的忍耐到了臨界點,也是紐芬蘭大公和愛菲耶羅大公明顯是低估了他掌控朝堂的決心。
或許在這兩位大公眼中,凱撒四世還是他們的晚輩子侄,忽略了其國王的身份。
突然被自家子侄刺背,才會有當場賭氣撂挑子的一幕。要是普通的政治斗爭,哈德遜可不相信兩個老家伙會那么沉不住氣。
利弊是一組伴生關系,王室在朝堂的權力和話語權受損,但凱撒四世的親信卻獲得了機會。
看似離職的只是兩人,實際上騰出來的位置,卻是三位數起步。
大臣換了人,原來跟著他們服務的屬官、朝堂各部,也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人事調整。
全部換成自己人不現實,但這波人事調整之后,朝堂上有人幫凱撒四世搖旗吶喊,不至于孤軍奮戰。
至于后面怎么安撫王室陣營,那是凱撒四世自己的事,反正哈德遜知道接下來的朝堂要熱鬧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短時間內凱撒四世還要吃不小的虧。
此刻朝堂上的平衡被打破,國王手下缺乏強有力的重臣支持,能不能斗過那幫老狐貍還是一個未知數。
要是去職的前宰相、軍務大臣不甘心,再搞點兒事情出來,凱撒四世多半會被搞的灰頭土臉。
為了不卷入接下來的政治斗爭中,王宮中的會議剛剛結束,哈德遜就借口前線軍務繁忙,直接閃人離開。
……
魯特西亞皇宮,查理三世正正忙碌的處理著政務,不時還望著窗外發呆。
事實證明,他還是低估了稱帝帶來的影響。哪怕選在了各國忙于鎮壓叛亂的時間點上,還是遭到了各國的強烈抵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乌兰浩特市|
石城县|
罗山县|
仲巴县|
南雄市|
衡阳市|
平泉县|
叶城县|
昔阳县|
旬邑县|
常州市|
北安市|
老河口市|
平远县|
伊金霍洛旗|
绍兴市|
黎川县|
普安县|
武鸣县|
乾安县|
略阳县|
无极县|
紫金县|
桦南县|
岱山县|
无为县|
南木林县|
祁阳县|
武汉市|
麻城市|
嘉禾县|
永靖县|
赫章县|
石首市|
慈溪市|
泰来县|
武定县|
左权县|
阿合奇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