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七章 扭轉戰局!-《樂土桃山來自大明的劍豪》


    第(1/3)頁

    就在近畿一片戰亂時,譚雄還在繼續大刀闊斧改革。

    他原本的計劃是短暫調整自己的兵力和領地后,立刻對島津和大友出兵報復。

    反正天照神官調停的不戰協定期限只是半年,這段時間足夠他調兵遣將恢復生產了。

    他的領地這幾個月經過新政調理,已經恢復了生氣。

    為保證財政收支穩定,譚雄沒有大肆擴軍,繼續走精兵簡政的路線。

    常備軍維持在兩萬左右,然后地方駐軍由足輕擔任主力。

    通過上次佐嘉城之戰,他總結出臨時征召的好處。

    建立預備軍制度,一旦自己領地再次遇到突襲和背刺,立刻發狼煙征召各家族預備軍聚集支援。

    由于吸收了大量人才,大小城池都有了城主。

    九鬼嘉隆顯示出極強的綜合能力,他提出以八代和城井谷城為中心組建防線樞紐。

    因為這兩座城池處于九州中心地帶,無論敵軍出現在何處,都可以立刻出擊。

    并且八代和城井谷城現在處于與島津和大友家的分界線,本身就需要鞏固加強。

    為避免上次被島津大友長驅直入的情況再度發生,九鬼嘉隆建議譚雄在這兩個地方駐扎重兵。

    譚雄對九鬼嘉隆頗為賞識,果斷封其為國主,統領八代和柳川城區域。

    他現在最缺乏的,就是這種能獨擋一面的總大將型人才!

    為保證自己帶兵出擊后,本土領地保全,必須給九鬼嘉隆這種大將成長空間。

    安排好南線防守,譚雄又將加藤光泰,蜂屋賴秀等人派給九鬼嘉隆做協臣。

    九鬼嘉隆成為國主后開始自行招兵買馬,積極備戰。

    有了九鬼嘉隆成為南線屏障,雖然直屬領地縮水,但譚雄將自身最大程度的解放出來。

    為避免九鬼嘉隆獨木難支,譚雄又將阿部加封為國主,佐以蒲生定秀等經驗豐富的老將。

    安排好九州防務,譚雄又將中部長門國封給稻葉一鐵管轄。

    稻葉一鐵沒想到自己剛來到譚雄麾下,便受到如此重視。感恩戴德之余,他發誓效忠譚雄,并將老同僚不破光治等人拉攏過來,進一步鞏固了長門國的防御。

    事實證明,人才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之前譚雄沒有足夠武將鎮守中小城池,所以才被島津大友聯軍摧枯拉腐般瞬間推到佐嘉城下。

    此次他吸取教訓,所有城池都有名將鎮守,防務和經濟都安排的井然有序。

    這些剛剛經歷亡國之痛的老將其實并非能力不濟,而是家主觀念陳腐,沉迷享受。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強如山中幸盛那種完美武士,遇到尼子義久那種昏君,也是回天乏術!

    只要給他們足夠多的信任和空間,有些名不見經傳的武士都發揮出自己不為人知的長項。

    年近五旬的六角義治在六角家時默默無聞,雖為家老卻一直沒被重用。

    來到譚雄麾下后,立刻展現出其弓術過人的長處,短短兩月時間便訓練出一只弓術精準的弓兵部隊。

    弓兵部隊消耗少,訓練快,并且便于長時間守城。

    發覺六角義治才華的譚雄立刻將其提拔為佐嘉城代城主,將留守的八千人全部交給他訓練。

    就在譚雄全面提升綜合實力時,織田家使者湯河直春失魂落魄趕來。

    他以近乎哀求的語氣,懇請譚雄出兵牽制毛利家。

    原來織田信長計劃策反淺井家,畢竟淺井家主淺井長政是自己妹夫。

    沒想到淺井家口蜜腹劍,表面支持織田家討伐朝蒼,卻在織田出兵后斷其后路!

    這一招極其陰損,險些讓織田信長喪命!

    好在木下藤吉郎拼命斷后拖住朝蒼淺井聯軍,才避免織田軍全軍覆沒。

    經此一役,織田家士氣遭到很大打擊。

    織田信長已經騎虎難下,他索性放棄其他戰線,集中兵力決心先滅掉背叛他的朝倉淺井。

    而此時南線的德川家康已經被武田家打的毫無戰意,只得龜縮在城內固守不出。

    幸好武田信玄不精通攻城,三萬多武田大軍暫時被擋了下來。

    但此時毛利家短暫修整之后再次出擊,小早川隆景和吉川早春率領兩萬五千大軍再次攻陷上月城,將企圖復興的尼子家武士全部絞殺!

    織田家分身乏術,只能眼睜睜看著毛利家鯨吞播磨國……

    赤松家再次被逼到絕境,毫無退路的他們在重臣黑田孝高指揮下正苦苦支持……

    一旦赤松家滅亡,整個播磨國將被橫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通河县| 芜湖县| 蛟河市| 长顺县| 微博| 阿巴嘎旗| 长垣县| 哈尔滨市| 泰安市| 元阳县| 遵化市| 乌海市| 保德县| 阿克| 巨鹿县| 昌平区| 右玉县| 青岛市| 威海市| 建昌县| 呼图壁县| 资源县| 汽车| 寿阳县| 沙坪坝区| 衡东县| 潢川县| 四子王旗| 襄汾县| 弋阳县| 大城县| 济源市| 星子县| 西昌市| 依兰县| 开封市| 彩票| 吉水县| 色达县|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