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見證之主-《舊日音樂家范寧》
第(3/3)頁
“你的感覺或印象,系統的或零散的,平和的或偏激的。”
“好吧...”范寧開始組織語言,他第一反應下所浮現出的事物,包括典雅潔凈的大學校園,擁擠破敗的平民住房,美麗的自然原野風光,污水橫流的城市一隅,俊男美女的青春活力,年長之人的衰頹軀體...還有復雜的世俗人性,以及同樣是人構建出的宏偉崇高的藝術殿堂。
“可能很矛盾吧,或者說,充滿很多缺憾...”于是他嘗試開口,“工業蓬勃發展,繁榮觸手可及,但愉悅是表象,苦痛是本質。生命過于短暫,藝術才是永恒。”
“利益相關:音樂專業。后面那句是我夾帶的私貨...”范寧心中暗自又補充了一句。
維亞德林對此不置可否,他抬起手,添加了一次熏香,隨后說道:
“下面我念出《以西結折射密續》一書中能解讀出的部分諾阿語。”
......
“聚點”位于世界的最高處,世界最初的一批概念與形式從其間源源不斷地拋灑而出。祂的原相既非人格,亦非規則,無法名狀,不可理解。
“聚點”拋灑出的概念與形式,部分降臨到相對低處,化作“輝光”。
“輝光”是完整的神性,也是最初的靈感,但仍然位格過高,無法名狀,不可理解。只有“輝光”偶爾折射出的不完全的投影,我們才可用言語描述。
來自“輝光”的完整神性,就這樣塌縮成了各種各樣局限的投影,我們永遠觀察不到完整神性的原貌,只能在隱秘的啟示中,見證神性部分的相位。
神性的第一種相位為“燭”,第二種相位為“鑰”,第三種相位為“燼”,第四種相位為“荒”,第五種相位為“繭”,第六種相位為“池”,第七種相位為“衍”。
這就有了執掌相位的見證之主。
來自“輝光”的最初靈感,分解成了帶有各相位屬性的耀質,耀質的核心凝聚成“輝塔”,外延彌散成“移涌”。
這就是有知者探索的“移涌”——世界的意志。
“移涌”不斷地向下漂流,最底端的淤泥色彩失真,凝結如殼。
這就是無知者生存的居所——世界的表象。
它們共同構成真實的世界,作為表象和意志而存在的世界。
......
燭影仍舊搖曳著,維亞德林合上了書本。
他的這段講述,字數不過三四百,但帶給范寧的深思無窮無盡。
“卡洛恩,你現在理解了‘隱知’和‘靈感’意味著什么嗎?”
“你剛說世界充滿缺憾,正是因為它的表象沉積著污穢不堪的淤泥。我們仗著魂靈中帶有一絲最初的神圣火花,才能成為有知者,在移涌中艱難地求索,只為看到世界更為真實的色彩。”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依兰县|
枣阳市|
南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龙县|
南川市|
公安县|
兴隆县|
河间市|
云阳县|
黔西县|
洪湖市|
禄劝|
景洪市|
沛县|
马公市|
永善县|
青岛市|
吴堡县|
侯马市|
灵宝市|
临夏县|
财经|
太和县|
泌阳县|
浦北县|
阳朔县|
深圳市|
南安市|
天等县|
北京市|
乐东|
崇文区|
永年县|
申扎县|
新宁县|
郴州市|
松滋市|
崇义县|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