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臣孫憑(范蠡),參見大王!” “大王萬年!吳國萬年!” 孫憑與范蠡二人連忙下了兵車,單膝跪地,朝著慶忌躬身行禮。 慶忌則是上前,將他們一一攙扶起來,并道:”不必多禮。” “大王,臣等未能取得舒地、昭關, 有負重托,請大王治罪!” 孫憑主動請罪道。 “孫卿何罪之有?” 慶忌微微一笑,說道:“卿等已為我大吳取下長岸、鵲、庸浦、岸四城,屢戰屢勝,迫使楚人求和,功莫大焉。” “寡人不封賞卿等便罷,怎可治罪于卿等?” “大王……” 孫憑欲言又止。 慶忌卻是一揮手,讓侍立一側的寺人宣讀詔書,道:“王詔——大司馬孫憑、軍師祭酒范蠡,伐楚有功,特加孫憑長岸食邑三百戶,賜絹五十匹,良田百畝!” “敕封范蠡為治粟內史,賜吳都上等宅邸一座,仆役十名!” “余者將士,各有封賞!” 聞言,孫憑與范蠡連忙跪下來,叩謝王恩。 慶忌這般豐厚的封賞,著實是讓人大跌眼鏡的! 孫憑還好,只是賞賜食邑、絹和良田,但范蠡居然被慶忌敕封為治粟內史,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 這一點,多多少少讓身后的公卿大夫心生不滿。 但,王詔已下,他們豈能要求慶忌收回成命? 若只是剛剛繼承王位的慶忌, 公卿大夫們或許能辯上一辯, 可是慶忌即位日久,又依靠著赫赫之功,在吳國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威望! 在這種時候,誰敢去觸慶忌的霉頭? 被提拔為治粟內史的范蠡,心中感慨萬千之余,忍不住眼睛一紅,對慶忌陡然之間,生出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他在楚國懷才不遇,無法一展所長,所以到吳國碰碰運氣,看看自己能否被吳王慶忌重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