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某地,某城,某廳。
征伐途中的奧蘭,靜靜躺下。
他很累,想睡一會。
身邊是跟隨打下萬里河山,建立英羅的老臣們。
看了最后一眼遺書,他不放心地閉上眼睛。
如果可以,他還想再活五百年。
真不甘心吶......那個叫大唐的地方,才剛剛送去國書,
沒還救晚唐于水火呢!
很快,皇帝的死訊,傳遍地中海,甚至連天竺人都知道了。
他們開心歌舞,唱著小曲,這個發動天竺大遠征的瘟神皇帝終于走了!
被廢黜的羅馬教宗,拖著病體,從床上跳起來,他終于熬的比奧蘭長,可三天后,也于病困交加中死去。
如今的教宗,是英羅扶持的新教教宗。
九十多歲的烏爾夫。
他根據先帝遺言,尊稱死去的皇帝為高皇帝。
其德昭昭,其行烈烈,又曰昭烈。
全稱英太祖昭烈高皇帝,或者英高帝。
這是第一個上廟號的羅馬之主。
傳聞是高皇帝仿效東方的習俗而來。
后來的地中海君主們,都學上這個好傳統。
但昭烈跟高帝這兩個號,成了至絕美謚,都不敢用。
“有高帝之風”,是后代君主能從史書得到的最好形容。
當烏爾夫拿著詔令,在大巴黎迎接帝國之主,其他諸子諸孫不樂意了。
很快,諸子諸孫抓住繼承者一個破綻。
反抗新君的旗幟,從小亞西亞燒到冰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