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群體意志也就是所謂的格式塔,是加爾文所學到的靈能知識里相對陌生的概念。 蓋因灰騎士們的靈能除了少數智庫以外,多數還是以少而精為使用原則的。 這與外界對于灰騎士人均靈能大師的認知并不相符,但的確是事實。 因為灰騎士們的選拔標準并不側重于靈能的天賦,也就是常規標準的量級和操控性。 他們更注重的是靈能的絕對穩定,這種穩定才是他們杜絕亞空間腐化和經受住帝皇基因的靈能改造的基礎。 靈能對他們來說僅僅是一種手段,但絕不是核心。所以他們的靈能戒律在數千年的時光里,幾乎沒什么發展。 除了被證明可以直接對亞空間起作用的靈能戒律以外,其他的應用并不在他們的研究范圍內。自然也包括這個冷門的概念。 群體意志的好處很多。比如靈能使用帶來的負擔,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分擔; 比如彼此間的溝通將不再通過語言,而可以在高度進化以后通過靈能在意志內部完成。 前者能將靈能的資源有效地優化,讓前線的灰騎士們能釋放出更多的法術; 后者更不用提,加爾文在榮譽衛隊中的嘗試已經說明了一切。 但這么多的好處下,群體意志仍然沒有被開發利用,自然有它繞不過去的缺點——人數。 顧名思義,群體意志,自然是要有基本的群體數量才能被激活。 而灰騎士們缺的恰恰是人:五人一隊的小隊就是最小的作戰單位,二十人的打擊小隊就是常規作戰的頂配編制。 加爾文數遍了過往幾千年的作戰記錄,也只在針對那些惡魔王子以上的大魔的戰役里,才看到過連隊規模以上參戰的灰騎士們。 雖然很不甘心,但這就是灰騎士們的現狀。 所以群體意志這種東西,灰騎士們有,但基本沒機會使用。 那么這樣的強大的力量就真的被放棄了嗎?加爾文對此有著不同的想法。 人數,他自然沒有,至少眼下沒有。 但對應的承擔能力,他是有的,還很多。 并且與其他從未嘗試過這種概念的灰騎士不同,思維訊道的嘗試和與獸人作戰的經歷,都讓他對于主導一個小群體的意志有基本的信心。 他缺乏的只是一個激活的程序,而靈能唱詩班的戰爭禱言則完美地補上了這一環節。 這種增益性的儀式以前只用來強化灰騎士意志,并鏈接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亞空間鏈接,通過這樣的方式二次強化他們的意志強度。 前者的強化作用在加爾文看來聊勝于無,他所關注的是后面的那個功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