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乙己說過,讀書人的事,那能叫偷嘛。 那是種職業(yè)優(yōu)越感。 同理,老神棍臉色漲紅,我方外之人,給自己算卦,那還用算嘛。 李達(dá)咽了口湯圓,灌了口甜湯,指了指對面一桌。 一家三口,像是趕集的父母帶著小兒子。 默不作聲的吃著。 父母滿臉笑容,不時將碗里的湯圓送到小兒嘴里。 小兒腮幫鼓鼓的,煞是可愛。 但也填不下了。 母親用手帕幫他擦了擦嘴巴,然后,溫柔一笑,指甲如鉤,用力一扯,‘噗嗤’一下,嘴縫被扯開一大半。 這樣,一口氣便能吃三個湯圓了。 多好。 “噗!!!”老神棍不僅是湯圓,就連胃水都吐了出來。 攤位前,王湯圓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勺子都掉了。 見三人都望著他,小兒先是有些畏懼,然后露出了羞澀的笑容,嘴角流著血,血水落在碗中,紅色化開了糖水,湯圓在碗中轉(zhuǎn)著。 血湯圓! 李達(dá)很淡定, 并不是他膽大, 只是他提前感覺不對,早就進(jìn)入‘元神’狀態(tài)。 情緒像古井無波的湖水。 甚至還有閑功夫提醒對方,“道長,收鬼了。” 老神棍愣了半晌,忽然發(fā)出一聲歇斯底里的尖叫,掉頭就跑,像只老兔子似的。 李達(dá)摸出幾個銅板,丟在桌子上,看著傻眼的王湯圓,“湯圓哥,別擔(dān)心,人只是來吃湯圓的。” “我說的對吧!”李達(dá)敲了敲桌子,環(huán)視一圈,提聲道。 小兒低下了頭, 父母低下了頭, 原本面無表情的食客,一個個悶頭開吃。 很好, 比人有素質(zhì)。 大清早的,廟會兒人不多,一整條小街上,只有幾個小攤販。 李達(dá)摸了摸荷包,嘆了口氣,囊中羞澀啊。 五兩多銀子,在這年頭可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但也經(jīng)不住他這么‘窮奢極欲’啊。 普通人一天吃兩頓,你知道他吃多少,吃三頓! 不僅頓頓吃飽,最少還來個葷! 不僅如此,路上不僅買衣添鞋,而且一買就是兩套,兩套啊,還都是純棉的! 能住客棧就絕不路宿,能洗澡就絕不洗腳,這、這是人干的事嘛。 真以為自己是富家老爺啊! 咳,這是夸張點(diǎn)的說法,在這人民物質(zhì)水平普遍較高的南方,這也不算什么,也就出門行商的檔次。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假如你一月三千,結(jié)果出門滴滴三餐外賣夜夜賓館,晚上還啤酒燒烤小龍蝦,這錢也是不夠花的。 更重要的是,李達(dá)如今是失業(yè)人群,只能啃老本。 抓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