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震驚的并不只有后勝。 第二天中午,剛剛睡醒的齊王聽完了后勝的匯報之后,也震驚了。 “這個趙王,竟然如此舍得下本錢?” 后勝笑呵呵的說道: “大王啊,如今其他諸侯打成一團,咱們大齊可是唯一一個沒有卷入戰(zhàn)爭的國家?!? “那其他諸侯可不就得使勁巴結(jié)我們么?” 正如后勝所言,這些天, 秦國、楚國、魏國甚至韓國的使者都云集臨淄,每一個人都想要說服齊王,讓齊國出兵配合他們的戰(zhàn)爭。 在這種時候,齊國倒向哪一邊,哪一邊的勝率就會急劇提升。 齊王道: “那你覺得,寡人究竟應(yīng)該支持哪個國家好呢?” 后勝不假思索的說道: “當然是趙國了, 大王?!? 齊王笑了起來: “就因為趙王的出價最高?” 后勝點頭道: “臣覺得支持趙國,有幾個好處。” “首先, 齊趙眼下還是盟友。大齊支持趙國, 于情于理都是正常,其他諸侯無話可說?!? “其次,趙國的價碼最高,這能給其他諸侯一個警示作用。” “將來其他諸侯若是有求于大齊,那就必須要開出更高的價碼才行。” 齊王聽到這里,眼睛頓時一亮,示意后勝繼續(xù)說下去。 后勝再道: “最后,若是支持趙國的話,其實大齊這一次完全可以不需要出兵。” “大齊可以集中精力先將征服的燕國土地給消化掉,然后看著趙國和秦國打成一團便是?!? 齊王摸著下巴沉吟半晌,道: “這兩個國家可都是大齊將來的大敵啊。讓他們打成一團固然是好,但若是他們之一贏了,變得更強了怎么辦?” 后勝笑道: “大王多慮了,這兩個國家如今乃是半斤八兩?!? “就算是其中一個國家贏了,也屬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怎么可能變得更強?” “反而是大齊,趁著這段時間勵精圖治好好發(fā)展?!? “他們兩國國力因為戰(zhàn)爭而消耗一空, 大齊趁勢發(fā)展起來,這才真的是富強之道啊。” 齊王仔細的聽著后勝的話,但卻并沒有立刻表態(tài)。 “后勝啊,你這個話確實是挺有道理的,但寡人還要好好的考慮一下?!? “你先下去吧,對了,記得把李建送的那些東西讓人帶進宮里來。” 后勝聞言,不由一怔。 原本在后勝想來,他這一番話說完之后,齊王就應(yīng)該直接同意他的意見才對。 沒想到齊王聽完了,居然還是猶豫,并沒有立刻表態(tài)。 這頓時讓后勝警醒。 難道說,國中還有其他的勢力,也在背后暗自的影響著大王? 危機感開始從后勝心中產(chǎn)生。 這該死的家伙,究竟是誰? 李建走下馬車,看著面前的稷下學宮。 這座充滿了人文氣息的學宮,讓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后世的大學。 就在此時,一陣爭吵聲響起。 “孔夫子才是真正的文圣!” “誰說的, 李悝先生才是引領(lǐng)諸子百家登上諸侯殿堂的圣人!” 李建循聲看去, 發(fā)現(xiàn)是一群儒家士子在和法家士子對峙。 兩撥人涇渭分明, 儒家士子頭戴儒冠身著儒袍,法家士子頭戴獬豸冠身著黑袍。 雙方不少人的腰間都配著長劍,甚至已經(jīng)有人把手按在了劍柄上,大有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氣勢。 法家士子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但氣勢反而更盛,都是直接指著儒家士子的鼻子大聲爭吵,把最前面的儒家士子逼得步步后退。 就在此時,一聲沉喝響起。 “都給老夫閉嘴!” 荀況帶著幾名老者,急匆匆的前來。 荀況冷聲道: “你們這些小子,做學問不好好的做學問,成天想著爭吵斗毆,成何體統(tǒng)?” 一名儒家士子明顯有些不服,道: “我們難道不是在和這些法家的人爭辯道理?” 荀況搖了搖頭,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