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司馬,你有什么異議?” 齊國大司馬匡梁走到了宮殿的正中央。 “大王,臣認為齊趙同盟之事,還是應該好生斟酌一番。” 匡梁乃是齊國將軍出身,走路時身板挺得筆直虎虎生風,說話時更是中氣十足,響徹整座大殿。 后勝一聽,頓時就不高興了。 你這匡梁,明顯是來拆臺的啊。 后勝逼視著匡梁,冷冷的說道: “怎么,大司馬的意思是想要大齊背棄多年的盟友,讓大王背負上無信無義的罵名?” 匡梁微微一笑,道: “后卿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大齊如今才剛剛吞并了半個燕國,此時不宜卷入任何的紛爭之中。” 后勝哼了一聲,頗為不滿的說道: “李卿剛剛不是也已經說了,我們大齊就算維持和趙國之間的盟約,也不需要參與到戰(zhàn)爭之中嗎?” 匡梁搖頭道: “維持和趙國之間的盟約,或許并不需要參與到戰(zhàn)爭之中,但我們終究還是站在了趙國一邊。” “將來秦楚兩國若是因此而記恨,甚至前來攻打大齊,這豈不是讓大齊白白的擔負了不該擔負的東西,惹上了本沒必要開戰(zhàn)的敵人?” 匡梁一邊說著,一邊將看向齊王,誠懇的說道: “大王,如今乃是大齊勵精圖治的最佳良機,何必參與到其他國家的紛爭之中呢?” “不管是趙國也好秦國也罷,大齊就讓他們打去好了。” “盟友對于如今的大齊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拖累,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聽著匡梁的話,李建的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匡梁站出來反對趙齊同盟,這是意料之中。 但他竟然從頭到尾都沒有提秦國,壓根就沒說過秦齊同盟的事情,這就讓人意外了。 明明荀況都說了,匡梁和秦國使者相談甚歡呢! 難道說…… 李建心念電轉,突然明白過來。 原來如此。 秦國,其實并不需要和齊國結盟。 因為在秦國看來,秦國和楚國合在一起,就足夠打敗趙國和魏國了。 秦國只需要齊國不插手就行。 這就是天下第一強國的底氣! 但如果趙齊同盟依舊保持,那么趙國隨時都可以用盟友的名義,說服齊國出兵。 原本的齊國并不強,但現(xiàn)在的齊國吞并了半個燕國,實力自然增強許多。 一旦齊國加入趙國一邊,形勢就對秦國完全不利。 所以,秦國要在保持齊國中立的同時,拆散趙齊同盟。 而這,就是匡梁剛剛所說的那番話真正意義所在。 想到這里,李建的心中頓時感到棘手。 如果匡梁在反對趙齊同盟的同時,提出秦齊同盟,那李建能反駁的點就很多。 秦國這種戰(zhàn)爭狂人國度,和哪個國家沒有紛爭,沒有仇怨? 想要說秦國的壞話,那簡直不要太多。 李建甚至都不需要去編造,只需要把秦國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的事實說出來就行。 可現(xiàn)在,匡梁絕口不提秦國,每一句話都在攻擊趙國,這就很麻煩。 沒有秦國這個絕佳的靶子,李建也不好反駁匡梁了。 就在李建思考的時候,后勝和匡梁的爭吵還在繼續(xù)。 后勝道: “大司馬,你這句話說得就未免太過沒有道理了一些。” “人家都說朋友是多多益善,你倒好,竟然說大齊不需要任何的盟友,這不是胡說嗎?” 匡梁道: “后卿這話才是不對,難道后卿忘了當年五國圍攻我們的場景嗎?” “不管是趙國也好秦國也罷,這些國家當年都對我們造成了無數(shù)的傷害。” “如今我們大齊重新強盛起來,報仇不報仇的先放在一邊,但至少我們也不應該幫助他們任何一方。” “退出所有的盟約,成為真正的中立國度,這樣的話所有的諸侯都需要拉攏我們。” “當我們成為了所有諸侯都必須得拉攏的對象時,我們還需要擔心沒有盟友這種事情嗎?” 匡梁的話說完,后勝一時語塞。 后勝雖然在熘須拍馬這方面很在行,但和別人爭論這方面,其實就不算擅長了。 這兩人還在爭吵,而坐在王座上的齊王已經抬起頭來,看向了匡梁。 齊王的眼神之中明顯有著光芒,看起來對匡梁的提議頗為意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