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綠草茵茵,微風習習,在白蒙蒙的晨光照耀之下,一個年輕人擺成一個“太”字平躺在草叢之中,旁邊站立一匹周身燃火的駿馬,腳下是湍流不息的河水,這場景絕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隨著相處時間的越來越久, 何雨柱跟紅色母馬的關系也是更加的親密,也是時候感受一下馳聘草原的快感了,何雨柱花了11元買了lv2的馬術。 紅色母馬安靜的站在一旁,何雨柱則是小心翼翼地跨上了馬背,馬背上密密匝匝的鬢毛,讓人覺得即舒適又溫暖。 何雨柱環顧四周, 頓時心中產生了一種居高臨下、威風凜凜的感覺,心里是即緊張又刺激。 何雨柱用雙腳腳跟輕磕馬肚子, 胯下的馬兒就開始緩緩地邁步了, 何雨柱的心怦怦直跳,緊緊抓著馬鞍和韁繩,不肯放手。 馬兒悠閑地散著步,馬背一拱一拱的,何雨柱也隨著一顛一顛的,身子左右搖晃著。 漸漸地,何雨柱的心情平靜了,握緊韁繩的雙手也松開了許多,在藍天白云下,何雨柱信馬由韁,心兒似乎也飛到了遠方。 在“嘚兒嘚兒”的馬蹄聲中,何雨柱逐漸熟悉了馭馬的技巧,心里也開始歡呼起了“駕、駕、駕”,何雨柱越騎越快, 越騎越感覺得心應手,跟紅色母馬配合得也是越來越默契。 馬似流星人似箭,何雨柱只覺得自己身輕如葉、飄飄欲仙,并不像是一匹馬在載著自己趕路,好似一只神鷹帶著自己凌空。 何雨柱好像電影里的男主一樣,騎著馬兒馳聘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感受著無限的愜意。 何雨柱自此就愛上了騎馬這項運動,騎上了就停不下來,但胯下的紅色母馬卻是不能讓他盡興,風馳電掣的速度也是慢慢地降了下來,馬兒生來就不適應全速長距離奔襲,長距離一般是慢走或小跑。 即使是這樣,何雨柱也是騎個臭溜夠才下來,一點也不知道憐香惜玉。 何雨柱這段時間對于王主任的“36條腿”根本就沒怎么做,一直都在忙碌張輝的衣柜跟制作馬車,終于在何雨柱不懈的努力之下,將其全部完成了。 下班以后的何雨柱,再一次踏上征程,騎著自行車就直奔鄉下而去,在快要進村的時候,將自行車放進了小世界, 將綁著家具的馬車取了出來, 趕著馬車晃晃悠悠的朝著村子里行去。 趕著馬車的何雨柱再一次來到了秦三的家里, 正在院子里玩鬧的孩子看到提著點心的何雨柱那是相當的激動,大聲地喊著家里的大人。 秦三很快就走了出來,看見提著禮物的何雨柱,一邊埋怨他拿這么多的東西干嘛,一邊熱情的招呼著何雨柱進屋。 因為何雨柱還要返程的原因,兩人也沒在屋里待多久,挨個打過招呼以后,又客套了一會兒,兩人就趕著馬車朝著隔壁村走去。 相比于之前的偷偷摸摸不同,何雨柱這次是正大光明的在兩個村子之間行走,路上遇到的熟人都跟坐在馬車上的秦三熱情的打著招呼。 甚至還有一些好事者跟秦三打探情況,對于這事兒,秦三也沒啥好隱瞞的,就照實了說,眾人聽到還有“以舊換新”這種好事,又看著馬車上這款精致的衣柜,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何雨柱二人在一路圍觀的情況下,來到了張輝的家里,出來迎接二人的張輝,首先就看到了拉著馬車的紅色母馬,不動聲色的他又看向了馬車上的衣柜。 這款嶄新的衣柜,不僅有“外在”的優雅精致,還具備“內在”的經久耐用,這讓張輝一眼就相中了,招呼著家人都出來看看。 何雨柱跟秦三將衣柜從馬車上卸了下來,就放在院子里,張輝一家人跟周圍的左鄰右舍全都圍了過來,你摸他看的,好不熱鬧,雖然都講不出什么所以然來,但統統都說了一個字,“好”。 在家人的一致認可之下,再加上街坊四鄰羨慕的眼光,張輝很痛快的答應了何雨柱想要交換的請求,并一個勁的催促著自己婆姨趕緊收拾柜子,不要耽誤事。 周圍的村民親眼見證了這樣的好事,紛紛都坐不住了,一個個的都站了出來,說著自己家也有這樣的老式家具,問何雨柱能不能換。 對于這種要求,何雨柱自然也是沒有拒絕的理由,說著自己要先看一下,如果自己喜歡的話,都可以“以舊換新”,何雨柱的這種說法,讓周圍的村民炸開了鍋,紛紛掙著搶著的拉著何雨柱去自己家里看看。 對于這種事情,何雨柱自無不可,對著周圍的村民好言相勸,不要激動,自己一家家的看,不要著急,排好順序,先可近的來。 何雨柱剛想跟張輝打個招呼,說自己晚點回來裝家具,還沒等他開口,張輝的自告奮勇的要為何雨柱帶路,這感情好呀,何雨柱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張輝幫何雨柱將馬車拴在了自家門口,就帶著何雨柱朝著村子里的其他人家行去。 張輝在前面帶路,何雨柱跟秦三緊隨其后,后面還呼呼啦啦的跟著一大幫人。 眾人來到的第一家就是張輝的隔壁,這家的男主人叫做趙明,跟張輝在前面一起帶路的他,熱情的領著何雨柱進了屋,開始為何雨柱指出他家的老家具的具體位置,何雨柱全部看了一眼,卻都是一些不值錢的東西,何雨柱沖著他搖了搖頭。 剛剛還熱血澎湃的趙明,頓時猶如霜打的茄子,蔫頭耷拉腦的,不甘心的他對何雨柱期盼的問道:“這其他的老物件行不行?” 看到何雨柱點了點頭,這趙明頓時滿血復活,翻箱倒柜的,四處尋找家里的老物件,一件一件的擺在何雨柱的面前,讓他好好地看看,到底有沒有他想要的物件。 你還真別說,何雨柱還真在這一堆破爛之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老物件,這是一個青銅件,就好像農村的二齒叉子的頭一樣,這不過它上面的形狀就如同兩個牛角一般,整個物件上還布滿了未知的紋路。 何雨柱打開系統,用鑒定術鑒定了一下,只見上面顯示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