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求訂閱!求票票!) 談起丑國歷史,費城必然有其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這里是《獨立宣言》的誕生地,也被譽為“丑國搖籃”的費城。 作為丑國歷史最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丑國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之一。 費城都會區是僅次于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的美國第四大都會區。 這里不僅是一座“友愛之城”,更是一座罪惡之城。 坐在車內于城中穿梭,黎耀陽總覺得這里有種說不出的壓抑感, 這種感覺甚至比在芝加哥還深。 不過天空比芝加哥更藍一些,所以這種反差的壓抑感從而來,黎耀陽自己也說不清。 車子漸漸駛離河畔去,也不知道這位司機童鞋是不是故意的,一路上看到不少后世的景點。 比如獨立宮,這座始建于1732年, 于1756年完工的建筑,也是丑國史的代表建筑之一。 整個建筑是一棟兩層的舊式紅磚樓房,紅磚墻上嵌著乳白色的門窗。 這里是丑國作為英國殖民地時期賓夕法尼亞州的議會大樓, 第一次和第二次美洲大陸會議就是在這里召開的。 另外,由杰克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也是在這里通過的。 《獨立宣言》的通過,宣布了丑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一個自由獨立的國家。可以說獨立宮見證了丑國霸權的誕生。 位于費城市區的幾何中心的市政廳,這里自從費城1682年建立城市一直到1871年市政廳開始建立,一直是一片公共廣場。 市政廳高167米,在1901年建成時是世界第一高樓,并保持記錄至1908年。 市政廳的樓頂上矗立著費城的開埠者威廉佩恩的銅像。 起初費城規定蓋樓的高度不能高于這座銅像,后來由于市政發展的需要,不得不自欺欺人地說銅像背面老佩恩“看不見”的地方可以蓋高樓。 所以,如果以后世的眼光看,這座建筑的東側依然保持古樸風貌,而西側將蓋起鱗次櫛比的摩天樓。 走上這一路,黎耀陽對費城的地理環境和街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很快,他們便駛入一條林蔭路,由此一直往西開,來到一片豪華住宅區。 這里應該是費城理論上的郊區, 但事實距離市政廳也就10來分鐘的車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