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入情況-《大西洋之王黎耀陽》


    第(3/3)頁

    頭版有3欄寬,沒有任何花哨的編排。

    報道內容主要為當地發生的事,特別是暴力新聞。

    其取材大都是奇聞軼事或無足輕重的瑣事,但讀來卻極有趣味。

    而最重要的是該報售價低廉,僅在6個月內,《太陽報》的銷售量已達8000份左右,幾乎兩倍于其最接近的競爭者之發行量。

    3年后,貝內特在紐約創辦了《先驅報》。

    如果說本杰明·戴創辦《太陽報》還帶有一種誤打誤撞的味道,貝內特則要比他自覺多了。

    以至于此后的30年,《先驅報》已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日報,發行7.7萬份時,還遭到了其它報業的聯合抵制。

    所有反對它的報紙一齊上陣,展開了一場反對這個新聞界暴發戶的“道德戰”。

    他們指控貝內特使用了褻瀆神明的言辭,迫使廣告商們因害怕觸怒道德專家而撤回了他們原準備刊登的廣告。

    1840年,《論壇報》在紐約誕生,這份報紙最大的特點是從未試圖用“寫低級作品”的手法去侮辱普通人。

    沒有什么比誠實地承認被蔑視著的尊嚴,更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尊嚴。

    毫無疑問,正是這種態度成為《論壇報》成功的一個因素。

    而所謂高級報紙的最早代表就是《紐約時報》

    與便士報的吸引力總是停留在訴諸情感刺激階段,結果便產生了聳人聽聞的新聞傳播工具相對比,另一種脫胎于讜派報刊的獨立報紙也浮出了水面,它們與大眾化報紙一起成為民營的商業性報紙。

    大致到南北戰爭以后,這種報紙全面取代了讜派報紙,確立了在報壇的主體地位。

    黎耀陽對于所謂的高級報紙不感興趣,關鍵是沒有讜派支持,想要獲得發行量難度太大,何必給自己找罪受呢。

    所以,大眾報紙是他唯一的選擇。

    但大眾報紙就能隨隨便便辦成功嗎?顯然不是的。

    顧名思義,便士報是讓普通讀者都能買得起、看得懂的報紙,它的出現與普通人的崛起是密切聯系的。

    大眾化報紙誕生之日,正是美國工人階級在杰弗遜式的民主下開始贏得社會承認的時候。

    無論第1份便士報如何庸俗、低級和弄虛作假,《太陽報》的成功表明了普通人在通訊界的地位。

    獲得承認的公眾對于“新聞”比“觀點”更感興趣。

    當觀點紙變為新聞紙的時候,記者、編輯們對于發表觀點的文章逐步減低了興趣,寫作與編輯的風格都有所改變,把心思更多地用在了純新聞的報道上。

    另外,由于辦報對象的根本性改變,“人情味”新聞成為以《太陽報》為首的大眾化報刊的鮮明特色。

    比如報導一個19歲的青年如何在礦井塌方時被活埋在里面的一條消息時,《太陽報》的記者尤其喜歡這樣寫:

    “要不是由于塌方喪身,這個可憐的小伙子好像在下個星期要舉行婚禮的。”

    這正是《太陽報》的編輯們所喜歡的那種賺人眼淚的手法。

    《太陽報》上的這些新聞值得被后來者仿效,它追求用輕松活潑的方式發表出來的新聞就是有價值的商品。

    上世紀20年代,丑國的工資制度是許多工人每星期只掙8美元。

    而當時的讜派報紙訂價是5美元或10美元,超出了一個熟練工人一星期的收入。

    因此,對于一個收入有限的人來說,大部分報紙都是他們力所不能及的,也無法訂閱。

    便士報的出現使報刊發行方式隨之產生了變化,以往的訂閱變成了街頭叫賣。

    甚至報販會以100份67美分的價格就能從發行人那里買來報紙,然后以每份一分錢銷售。

    這對于報販們來說很有誘惑力。

    現在看,這種變化不僅形成了日后的街頭報攤零售方式,還直接導致了版面設計的改變。

    編輯們開始用醒目的編排和悅目的字體將讀者從競爭者那里吸引過來。

    所以定價也是關鍵因素,不能定的太高,讀者買個報紙還得猶豫再三,那不是消費者的毛病,就是你價格定的太高。

    有了這些做基礎,然后才是報紙的主題方向,是做社論、做國際新聞還是體育?娛樂?八卦?

    最好不要一上來就貪大貪多,綜合性大報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绵竹市| 监利县| 聂荣县| 宜兰市| 皮山县| 宁南县| 溆浦县| 绥棱县| 岱山县| 闸北区| 留坝县| 西乌| 岳普湖县| 荥经县| 桑植县| 松原市| 塘沽区| 平武县| 若羌县| 马鞍山市| 陕西省| 宝坻区| 洞口县| 巴林左旗| 肇州县| 遂溪县| 图木舒克市| 兰坪| 资兴市| 鄂温| 大名县| 金门县| 垦利县| 达州市| 伊川县| 广丰县| 米林县| 余姚市| 宜章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