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略他姐姐-《大西洋之王黎耀陽》
第(3/3)頁
不得不說,卡莉還是有演員天賦的,看她把一個偉岸的婦女形象詮釋的多好。
“說到我們這個組織的由來,就必須得提到一個人,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俄亥俄州希爾斯伯勒的夜幕尚未降下,寶拉正在家中祈禱,希望他酗酒的丈夫遠離酒精也希望自己不再受暴力折磨。
酒館門口昏昏欲睡的湯姆正在向送他回家的牧師懺悔,他痛恨已被吞入腹中的酒精,因為喝酒花光了他大部分收入,但在酒精面前他無能為力。
送他回家的牧師深知這點,這位牧師每天午后都在遠處觀察進入酒館的人,如果有人一周進出超過三次,他便會在酒館守候以便進行勸阻或在其酒足爛醉之際送其回家。
為了應對更多這樣的現象,小鎮專門成立了醉酒庇護所,但事情并未發生變化。
直至1873年12月23日,基督婦女會成立,這個專門為幫助丈夫戒酒的組織成立了。
艾莉莎作為俄亥俄州州長的女兒以及一位因酒精上癮而失去長子的母親,她對酗酒的影響有著深刻的體驗。
那一天,她帶領其他200位脆弱的妻子或無助的母親身著黑衣走上希爾斯伯勒街頭,聚集在第一長老基督教堂祈禱,發誓永遠的摧毀烈酒行業。
她們吟唱著她最愛的圣歌《將恐怖付托于風》,首先達到東緬因街上一家威廉史密斯的藥店,他是一位有執照的內科醫生。
她們要求他簽下誓言,保證以后再也不會為其他醫生的處方提供酒精。
威廉史密斯起初有些震驚,但他最終簽字,同意永不再銷售酒精,其他幾家藥店隨后也做出同樣的承諾。
之后幾天她們又在酒館門口集合,攔住酒館入口然后開始祈禱、歌唱、演講。
她們因此遭到辱罵詛咒,也被拳腳相加,甚至有人用大炮對著她們進行威脅,但就像此時席卷俄亥俄的暴風雪一樣,運動還是迅速蔓延開來了。
在另外一個城市,昔日最熱鬧的酒館門口,基督婦女聯合會的人正在與酒館老板對峙。
沖突還是爆發了,言語上的辱罵最終演變為肢體沖突,婦女們沖進酒館掀翻酒桶而酒館老板則用啤酒澆在她們身上。
馬路對面30米之隔的韋恩惠勒拖著受傷的腿目睹了這一切,年僅4歲的他被一名喝醉酒的農場工人不小心刺傷了腿,二十年后,也許有很多事情正是取決于那天他這場經歷。
1893年俄亥俄州一座教堂,惠勒在聽完牧師節制飲酒的演講后與反沙龍聯盟簽約,成為首批全職職員之一。
從此義無反顧且充滿奉獻精神地投身到他內心認同的偉大事業中:為丑國人民創造一個沒有酒精的理想國度。
他騎著自行車從一個教堂到另一個教堂,招募更多支持者,他發動請愿或示威運動并四處演講充分展現他的游說魅力。
面對工人他痛斥資本家的唯利是圖,用酒精當作剝削武器,讓勞動人民陷入昏迷而不自知;
面對婦女他揭露酒館沙龍背后的秘密:賣銀、賭博、暴力。
而讓丈夫孩子遠離酒館沙龍的最好方式便是將它們關門大吉;
他在教堂呼吁拯救那些被酒精奴役的人;
他撰寫教材在學校講授飲酒帶來的身體傷害和精神傷害;
他站上法庭代表反沙龍聯盟進行法律訴訟對抗強大的酒館協會;
他曝光那些反對禁酒令議員背后的全國德美聯合會組織及德裔群體,并最終指向正在前線與丑國作戰的德國;
他向茶商和汽水等制造商宣稱禁酒可大大提升其產品的銷量,同時也避免工人飲酒后鬧事犯錯;
他通過媒體將一切最骯臟最丑惡的事情與酒館沙龍聯系起來。
但僅僅達到觀念上的勝利并非惠勒的真實目的,反沙龍聯盟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法令的形式強制禁酒。
我們的組織和反沙龍聯盟有共同的目標,雙方緊密合作,這才成功推進了禁酒令的誕生,我一直引以為傲。”
卡莉聲情并茂的訴說,這些故事好像刻在她骨子里一樣。
說到后來她有些激動,眼眶隱隱泛著淚花,就像在為前輩們哭訴。
緊接著到了亨得利表演的時刻,他無比激動的說:
“我也痛恨酒精,如果早知道有你們這樣的組織,我早就加入了!”
md,要不是他昨晚喝了一瓶威士忌,黎耀陽還真就信了。
果然,成功人士都是好演員,這演技不去百老匯可惜了!
黎耀陽藏在咖啡廳角落里,接著綠植的遮掩,不可以看的話,很難發現他的存在。
然而人有時候就是這么寸,一個女孩發現了他,看樣子應該是咖啡廳的服務員。
幸好她沒有大聲喧嘩,否則黎耀陽會被當成打探敵情的有心人看待,這要是被撓個滿臉花,豈不是賠大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榆社县|
南安市|
怀来县|
兖州市|
新邵县|
丰顺县|
孟州市|
垫江县|
德化县|
二手房|
铜川市|
商河县|
兴隆县|
隆昌县|
莱西市|
长治县|
独山县|
扬中市|
柯坪县|
江西省|
锡林浩特市|
阳曲县|
荔浦县|
中卫市|
瑞安市|
新营市|
成武县|
商南县|
三门县|
当雄县|
鹤岗市|
兴业县|
略阳县|
鲜城|
尚志市|
岱山县|
海宁市|
长汀县|
乌苏市|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