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捫心自問一下,以棕熊怪如今的狀態(tài),道法純熟圓潤,修成金仙的概率,很大! 沒錯,這頭熊也能修成金仙! 只要他法力到位了,便能一步跨越金仙,證得果位! 為什么他會這么覺得? 為什么他會認(rèn)為棕熊怪修成金仙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 并且對此沒有太多的懷疑。 而他卻認(rèn)為金仙的瓶頸猶如天塹,自身永遠(yuǎn)無法跨越? 一時間,白蓮陷入了迷惘之中。 “你相信熊霸能突破金仙,而且認(rèn)為這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你甚至并不怎么懷疑,但為何輪到你自己,卻覺得不行呢?明明你一直認(rèn)為,你比我等妖怪天賦更高,實力更強(qiáng)才對,這很不合理。” 孫悟空的聲音傳了過來。 “實際上,你心不靜,如何能跨過天人之境? 師父曾說過‘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阻礙你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金仙瓶頸,而是你的心靈。” 自從師父傳授圣人經(jīng)后,孫悟空不僅能察言觀色,更能一眼就看出他人修煉產(chǎn)生的病灶。 這白蓮師弟的病癥,孫悟空早有察覺,想來師父也看出來了,只是沒有提醒。 畢竟誰修行沒有走過彎路。 再說了,一年前白蓮才剛拜入師門,還需要再觀察觀察其品性如何,才會指正其修煉的錯誤。 只不過師父他老人家是個大忙人,可能過去一年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這一年。 孫悟空也看出白蓮品性不壞,這才稍微指點(diǎn)一下這位師弟,免得誤入歧途。 他這番話,也讓白蓮愣住了。 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山看起來很大,不易跨越,所以會被人重視;而凸起的土塊微小且不起眼,所以才會被其絆倒。 原來他不是跨不過金仙的門檻,而是被自己的內(nèi)心所阻礙了。 可降服心神,說得輕巧,但哪有那么容易? 這一年他辛苦練拳,心性平和了不少。 可他還是會經(jīng)常回想起曾經(jīng)的那段不堪的時光,他被闡截二教弟子羞辱,被本門弟子挖苦,甚至被妖怪所嘲諷。 還有接引圣人那道無奈的眼神…… 深深刺痛著他的內(nèi)心。 他忘不掉,怎么都忘不掉! 不好,他的心又亂了。 “那么,師兄,我...該怎么做?” 白蓮穩(wěn)住情緒,開口問道。 一年前,白蓮對孫悟空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但在太虛天修行一年之后,他反而有些佩服猴子了。 因為在師父收下的三個徒弟當(dāng)中,這猴子是唯一傳承了幾分師父的氣質(zhì),同時這猴子也有著他看不透的道心。 這猴子比起天庭那些為了功名庸庸碌碌的神仙更具神意。 所以白蓮也愿意去相信他。 “心猿意馬,降服心猿,便是修行的關(guān)鍵。” 孫悟空回答道,“你的心很亂,自然是有其他人亂了你的心,修行本是為了自己,而你卻為了他人而迷茫、不甘、痛苦,這已是違背了你的本心,簡單來說,你不是為自己修煉,而是為他人修煉。 而這些人,還是你的痛苦之源。 越是難以釋懷,就越是難以跨過金仙這座大山,因為你已經(jīng)躓于垤中,無法自拔。” 此話一出。 立即在白蓮的腦海中形成風(fēng)暴。 曾經(jīng)的他,究竟是為何而修煉? 為了西方教的興盛,同時,也是為了讓接引圣人能夠注意到他的存在。 哪怕是卑微如他,也渴望被圣人重視。 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接引圣人。 作為西方教的童子,這便是他存在的意義。 可是。 隨著闡截二教兩敗俱傷,圣人承諾不再出世,天地格局就此改變,西方教也迎來了大興。 白蓮本該為了西方強(qiáng)盛而高興。 然而接引圣人離開洪荒后,他從圣人童子,成了如來座下,一切都變了。 如來佛祖對他這個童子,根本漠不關(guān)心,甚至基本不予理會。 一個童子,對于佛門而言可有可無。 可曾經(jīng)的西方教,不論你資質(zhì)再差,修為再低,神通再弱,也會將你收入門下,悉心教誨。 成為如今的佛門之后,卻是將以往那些不重要的弟子和童子盡數(shù)棄之不顧。 一切為了利益。 一切只憑實力。 白蓮忽然發(fā)現(xiàn),佛門變得無比陌生起來。 他的信念,也就在這時候徹底崩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