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虛天。 小白龍蹲在石頭前,目光緊緊盯著劍痕,一開始他還毫無頭緒,畢竟這不像圣人經和心法,師兄他們的感悟都能跟他分享,就像是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點師兄他們都能著重給他講解分析,便省去了他悟道的時間。 但劍法不一樣,每個人能從這劍痕之上感悟的劍道各不相同。 大師兄的乃是周天星辰之意,二師兄感悟的乃是九天雷霆劍法,估計三師兄來便是天花亂墜地涌白蓮的異象。 反正全然不同。 這就導致,師兄他們就算領悟了,也不能給他傳道。 劍道更為麻煩的是,別人把自己的感悟告訴你,還會影響你后續明悟的劍意,每個人的劍意都不一樣,就如每個人要走的道都不盡相同。 每個人都要走不同的路,做不同的事,有著不同的感受。 劍道也是如此。 正因為眾人感悟的不同,自然無法張冠李戴,強行去學他人的劍意。 師父能傳下他的劍意,是因為師父的劍道包容萬象,其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的劍意,就像撰寫一本書,每個人能從書中收獲的感悟都不一樣,如此方能稱為名著。 師父刻下的劍痕,亦能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就說明這是蘊含無窮劍道極意的劍痕,非比尋常。 隨著小白龍不斷參透其中妙理,終于有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感悟。 劍痕看似漫不經心刻下,實際上是在告訴他修煉劍道要隨心所欲,劍法需要不拘泥于固定的劍招劍式。 他曾聽說過「亂拳打死老拳師」,拳法和劍法類似,太過刻意去練習固定的套路,那就容易被人找出破綻。 師父修煉大造化大自在,遵循穩健之道,他的劍法如水一般,可變化萬千,柔而不懦。 這一瞬間,他聯想到了大地之上的無窮溪流,遇山而轉,遇石而分,干旱便竭,人力皆可斷之。 然而待它們匯聚成大川大江,山無可阻,石亦被沖毀,大日曬不干,人更是畏懼其偉力。 最終海納百川,形成浩瀚無垠的汪洋,以水力之無窮無盡,再無任何生靈可以撼動。 從至弱,到至強,不過是走過一段很遠的路。 小白龍腦海之中,涌現出種種異象,他仿佛成了一段涓涓細流,在慢慢繼續力量的過程中,化作驚瀧怒濤,沖破了前方任何阻礙,最終化作無盡之水。 緊接著,通過水流的異象,逐漸凝聚成一種無形的劍意。 這種劍意不斷凝練,他感覺到自己立身于大海之中,再不斷遵循著心中的劍意而舞。 他的劍招,時而如潺潺細流,溫清柔澈;時而如怒濤展開,洶涌澎湃;時而如大浪滔天,席卷一切,沖毀一切,有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小白龍不斷施展著劍招劍式,每一招一式都讓他有所感悟,感悟逐漸增加,最終醍醐灌頂,讓他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劍勢在成形。 劍勢,便是一種氣勢,劍勢乃是劍意的雛形,劍勢一成,便說明距離凝聚劍意不遠了。 如今他每一劍斬出,劍勢如大浪,帶著流動之感,卻充斥著無窮的破壞力。 此時的小白龍,渾然不覺自己已經悟道,他沉醉其中,完全感覺不到外界時間的流逝。 隨著感悟加深,他對劍勢的理解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仿佛已經練了幾百萬年的劍,甚至可以說他感悟的劍勢,要比他真實去練劍提升更快。 若是他真的拿著一把劍照著他腦海里的劍招劍式去演練,反而效果不如在腦海中感悟、推演,因為在真實空間里,干擾因素太多太多。 有風的流動,有各種聲音傳來,還有溫度和氣候,都會影響自身對水形劍意的領悟。 何況人體也是一大干擾因素,后天之軀體,早已被環境污濁,自身便是環境的一部分,當拿起劍的那一刻,就難以形成妙到巔毫的感應,一招一式都會出現偏差。 而在他腦海的空間中,所有的環境都達到了最佳的程度,沒有任何干擾的因素在其中。 他每一劍所領悟的劍勢,都要比外界要深刻地多,用醍醐灌頂都不足以來形容。 小白龍不斷感悟,他的劍勢越發明朗,越發有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質,一劍斬出時,外人仿佛能清晰看見海浪撲來,強橫無比的水流,吞噬一切,毀滅一切,擁有至柔至剛的偉力。 劍勢逐漸成型,接下來就是凝練劍意了。 然而他的感悟,就此停止。 他睜開眼,眼中一道劍芒閃過,化作一道凌厲無邊的劍氣斬出。 突兀之間,前方的石頭瞬間崩碎,徹底湮為塵土,劍痕也不復存在。 「啊!!!我究竟在干什么!」 小白龍雙手抓著頭發,一陣頭皮發麻! 他剛凝練出劍勢,卻沒好好控制,不經意間一道劍氣斬出,就把師父刻下無盡劍意的大石頭給擊個粉碎。 他跪在前面的石頭粉末前,雙手捧起石灰,想要尋找到那道劍痕,結果無功而返。 這下他再也沒辦法感悟出劍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