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月初,道試放榜。 鉛山縣一共考取21個秀才,含珠書院就占了4個。山下私塾,一個也沒考上,全都來自半山腰的書院。 這四個新出爐的秀才,只有一個姓費,其余皆為外姓子弟。 學校隨即恢復上課,中午吃飯,只見一群學童簇擁著費如玉進來。 “這費如玉是哪家的?”趙瀚好奇發問,“平時也沒聽說過,突然就中了縣試的案首。” 費元鑒譏笑道:“我二侄子家的,肯定賄賂了知縣。” 縣試若得第一,府試肯定被錄取,否則就是知府不給知縣面子。 因此,賄賂知縣做案首,必然可以晉級為童生! 費如鶴也恥笑道:“神氣什么?只是中了童生,搞得跟中秀才一樣。” “秀才怎是那么好考的?”費元鑒開始八卦,“我聽人講,今年的江西督學,是一個很有名的大儒。叫蔡……蔡什么來著?” 徐穎突然插話:“蔡懋德。” “對,就是蔡懋德!”費如鶴也加入討論,“我爹前些天說過,這位蔡提學是真清官。今年想在道試作弊的,全都被查出來了。想花錢買秀才的,也都被蔡提學趕走了。春天的時候,他被請去白鹿洞書院講學,好幾千士子慕名聽課,書舍根本就容不下,最后只能露天開講三日。” 這么牛逼嗎? 趙瀚似乎有些印象,又似乎是第一次聽說。 趙瀚這桌在閑聊,費如玉那邊也坐下,被眾學童圍著拍馬屁。 “縣試第一,府試亦過,實屬僥幸,”費如玉居然還很謙虛低調,他問身邊一個族人,“八弟是如何過府試的?” 被呼為八弟的童生,頓時哈哈大笑:“亂寫的,多虧鄰座相助。” 費如玉驚訝道:“鄰座幫你破題了?” 八弟搖頭笑道:“嘿嘿,鄰座幫我破了一半。” “且說說。”費如玉頗為好奇。 八弟自己都覺得好笑:“知府老爺就是瘋子,出個截搭題都把我看傻了。” 費如玉說:“我知道,就是那‘王如好色,王之臣,托其妻子與其友’。你怎么破題的?” 八弟說道:“我就一直念‘王之臣托妻’,把鄰座的學生都念煩了,那人便說‘托其友而非王者,蓋王好色也’。我連忙照抄上去,這便過了府試!” “哈哈哈哈哈!” 眾學童都大笑不止。 徐穎面色古怪,低聲說道:“此人能過府試,定然賄賂了知府,至少也是賄賂知府的師爺。” 趙瀚則驚嘆道:“江西科舉,竟困難到府試就出這種題?” 知府就是個混蛋! 把《孟子·梁惠王》的前后兩段經文,生生割裂之后扯到一起。 兩段原文的大意是:統治者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么好色并不可恥,人之常情而已……有人把妻兒托付給朋友,自己卻跑去旅游,回來發現妻兒在挨餓受凍。這種朋友該如何對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