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懸空寺-《拂水龍吟鳳梧揚洛逍遙》
第(2/3)頁
玄空子聞言哼了一聲:“好,純陽宮不去也罷。”轉而對著臉顯疑色的楚南風道:“老道有一事想請居士解惑……”
楚南風忙道:“不敢,請真人賜教。”
玄空子撫著銀須,緩聲道:“何謂長生?”
楚南風修得是玄道武學,自然是熟讀道家學說,聞言緩緩答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形,無搖精,無慮營營,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玄空子面露喜色,點了點頭后,接著道:“那何以忘我?”
楚南風聞言閉目沉思,十余年從馬希蘭生死不明至今,他都心有所執,念念不忘,馬希蘭尚且忘不了,何以“忘我”?心念一生,便是睜眼應道:“心有所憾,無以忘我。”
玄空子聞言臉色驟變,卻是怒道:“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是為忘我。你修得抱丹之境,焉能不知?氣死我也,氣死我也。”大怒之下,連居士之稱也是不喊了。
原來這懸空寺建成還有一番波折,北魏太武帝時,天師道長寇謙之羽化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道觀,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座下弟子自然遵從遺訓,那時道士多為娶妻生子之舉,難以化緣籌資,于是求助官場儒家學士,待籌了資金,選了地方已然拖了三十余年。
在工匠將南面閣樓興建后,云游至此的一位佛家高僧嘆為觀止,欲毗阾建寺,那時大興佛教,朝堂之上自然有人支持,只得再向北修了棧橋,建了三層殿宇,布施錢財的居士信徒多為儒家弟子,于是三方弟子就將儒家圣人,佛祖,道祖供奉一堂,取名“玄空閣”。“玄”道家之學,“空”佛家之見,“閣”儒家之堂。
幾經世事變化,不知何時“玄空閣”改成了“懸空寺”,本也無人在意,誰知道五十余年前來了一位自稱“玄空子”的道士,定要將懸空寺改回“玄空閣”名稱,那時“懸空寺”住持了因大師便與其約定,上來寺院的居士信徒,觀完南北兩處殿閣之后,憑由玄空子挑選,一百人為限,所問之人若都是以道、儒學說釋義“長生”“忘我”,便算玄空子贏,其中若有一人非按道、儒學說釋義,就是玄空子輸。
佛家力證跳岀三界外,自無有長生之說,這所謂的“長生”之釋,多會引道家經書典故釋義。而“忘我”之義,儒、道、佛三家皆有所見,卻是各有所釋。玄空子這數十年來只問詢身修玄道功法之人,再請這些人進“純陽宮”、“太乙殿”、“三官殿”禮拜,講解道學,而在他身邊的清定僧人,自小沙彌起一直跟隨玄空子左右,自是提防他明言長生、忘我的道家典故。
凡是玄空子開始有意接觸引導之人,清定僧人自也是介紹佛家的修習要義,以讓禮拜之人明白佛家忘我之義。而剛剛在解說佛義之時卻被玄空子所擾,而在玄空子邀楚南風去南閣禮拜之時,悟真便是現身用言相激。
玄空子自也看岀楚南風身懷道家功法,本以為楚南風會按道、儒學說釋解“忘我“之義,不料楚南風不違本心,以心有所憾,無以忘我作答,卻是無經無典可憑,玄空子自是大失所望,繼而怒斥。而楚南風自未想到依本心所想的回答,竟讓玄空子這百歲高齡的隱世高人如此怒態,一時便是怔住。
“罷了、罷了。“只見玄空子仰首閉目,嘆了一口氣,轉身對悟真呵呵一笑:“你我修行至今,未曾“忘我”,卻忘了本心,可笑,可笑。”言罷縱身而起,竟是落入蒙蒙霧氣,有百丈之深的谷中,如仙人下凡而去,瞬間已是不見所蹤。
楚南風是玄空子百人問道中的最后一人,悟真自也是心中極為重視,卻也入了佛家的“我執”之惑,當下聞聽玄空子之言,頓然驚悟,對著面露疑色的楚南風,合什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楚居士請隨我來。”
言罷便向橋中樓閣行去,楚南風略一遲疑,便也跟了上去,到了樓內客堂入座后,悟真微微一笑:“楚居士可是對玄空子道長所行,心有不解?”
楚南風點了點頭:“請大師解惑。”
悟真便將玄空子來此緣由、打賭約定之事言與他聽,楚南風方才知道玄空子生氣的原因,心中自是苦笑不已。
悟真說完經過后,又道:“世間諸法,皆自緣起,楚居士至人無己,有我非我,本心見法,法入佛緣,當是難得。”
道家修行與佛家參禪諸法雖各不相同,卻是不一不異,殊途同歸,皆終求悟道,而道法自然,入“道”自是萬般諸法。
佛家修行求證跳出三界,對業因果報尤為注重,雖然不想沾惹因果,卻也是由因果入“法”,參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緣起各支法,以求悟“法”入“道”。道家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求道,與佛家“因緣生滅法”入道皆是千難萬難,故而多是以丹、武入道,所成者卻也寥寥無幾。
楚南風聽到悟真同時講出佛道兩家修真要義,像是稱贊自己,實是含有指點之意,便是合什道:“望請大師指點。”
這時有位小沙彌端茶入室,待沙彌僧退去,悟真微微一笑:“楚居士請用茶。“
楚南風端起茶碗,半揭碗蓋,但見碗中茶水綠中帶黃,茶氣淡香,初口一綴,略有苦味,旋而甘甜,復飲只覺清香,卻是已無甘苦,頓覺神清氣爽,久久不息,以他的修為,縱是服下了天材地寶的藥材,也未必能有如此感覺。心中不禁暗暗稱奇。
“此碗越州瓷所制,此水巖中乳泉所出,三沸置水去其濁而育其華,初嘗知其性,復嘗見其真。常人本心善惡不一,唯情至性,乃見本心,此茶為老衲師弟悟色禪師所制,苦甘皆有,鐘情所生,甘苦無無,悟情所至。”
楚南風聞言若有所思,但想從認識馬希蘭開始到她生死不明,每每憶起她的容顏,心中卻都是甜意,想是鐘情所生,甘卻多于苦,至于悟情所至,甘苦無無,如佛家之“空見”,心兵不興,水波不起,那卻是無法做到。
悟真頓了一下,轉著手中的佛珠,道:“老衲岀世未曾入法,當得業因果報之苦,今日與楚居士有緣一見,觀楚居士心中有所迷惑,可是方便見告?”
“晚輩有一相知相慕之人,十余年前不幸受害……只是生死不明,晚輩蒙家師教誨,心知聚散有緣,故而才在今日前來求方丈大師指點。”楚南風低首合什道。
“善哉、善哉,令師可是易居士?”
楚南風點了點頭,自也不覺詫異。易無為能留書叫他來懸空寺一行,應是與悟真有見過面,而悟真能認出自己是易無為的徒弟,想必以金身境探人修為于無形之妙,從自己的氣機看出了師門來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义马市|
若羌县|
阳泉市|
乐清市|
同江市|
望奎县|
安新县|
汾阳市|
兴国县|
定兴县|
安陆市|
新泰市|
溆浦县|
桦甸市|
本溪市|
大厂|
福州市|
卢龙县|
宁陵县|
高阳县|
谷城县|
渭南市|
阳山县|
二连浩特市|
大连市|
镇平县|
巴东县|
张家港市|
株洲县|
太原市|
志丹县|
高尔夫|
浦北县|
巫溪县|
淮安市|
攀枝花市|
垦利县|
贵港市|
布尔津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