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拂水龍吟鳳梧揚洛逍遙》


    第(2/3)頁

    “呵呵,不必如此拘禮,坐、坐。”道人擺了擺手,示意洛逍遙入座。

    洛逍遙瞄了一眼已是站在他身側的木虛,言道:“晚輩傷痛已愈,站著便可。”

    那道人也不勉強,微微一笑,卻是問道:“令師祖可好?算來老道與他應是有四十年未曾見面了。”

    洛逍遙一愣,卻是未料道人認識易無為,忙是執禮應道:“師祖他老人家已經仙逝了……”

    “哦?”道人神情但顯驚訝,略有沉吟后,搖了搖頭,“易老哥學究天人,一身修為不弱老道我……哎,未料竟化塵歸去,當是可惜了。”

    沉言片刻,又是問道:“令師應是楚凱吧?這小子如今怎樣?”

    “蒙仙長掛念,師父他已登堂入室……”洛逍遙心頭復是一震。但知眼前道人認識易無為,又直呼自己師父大名,便是猜想他應與師門大有淵源,也就如實相告。

    “呵呵。”道人輕笑一聲,“入了元嬰境了?不錯,不錯。十八年前,我見他之時還是神念大成修為……果不負易老哥當日所望。”

    聽得道人前言與師祖有四十年未謀面,又認識師父楚南風,本是以為他早年去過太白山之故,此下聽到他又言與楚南風十八年前見過,洛逍遙心有所疑,望了一眼道人,欲言又止。

    那道人想是看出他的心思,微笑言道:“老道我姓譚,曾在太白山與你師祖相處一年多,那時候你師父還未及五歲……十八年前老道云游巫山之時,不意又與他碰了一面。”

    洛逍遙頓然想起楚南風當日在太白書院言出殺上巫山之事,曾提及與巫山劍派掌門相斗之時得一高人相助,此言聽來,那高人就是眼前這譚姓道人無疑,不由心頭一凜。

    “凡事雖有定數……又不凡存有變數。”譚道人神色一斂,卻顯凝重,“今日之事,你不可輕言人知……即是楚凱這小子。”

    洛逍遙一時未明道人此話用意,便是一愣,他對楚南風敬若神明,若非萬不得已,卻是不肯相欺師父,遲疑之中,又聽譚道人言道:“佛家之人有斷六根,不染塵緣之說,是恐生了緣法,徒添煩惱,但若窺得大法之妙,入世弘法,反是可攢功德……”

    “道門修真雖不拘于塵事羈絆,但亦不愿受恩怨所累。老道今日與你相遇,許是定數所生……但變數難料,恐生事非,你當聽老道吩咐便可,非萬不得已,不可言出。”

    洛逍遙心中雖有所疑,但見他一臉嚴肅,忙行禮應道:“晚輩遵命。”

    “半個月前,老道我心血來潮,突是想探望木虛,便從青城山來到這‘長壽觀’……子時之刻,聽得一聲長嘯,但知發出嘯聲之人身手不凡,老道一時驚訝,就循聲而出。”

    “待到那嘯聲之處,未及三息,見一僧人疾掠而至,又轉而離去,老道心疑之下就暗中相隨……”

    “老道觀你氣機是為‘太初心經’功法,知你乃易老哥的傳人,自不會讓你閃失,也就出手相助了。”譚道人呵呵一笑,頓了一下,笑容一斂,“僧人所行之事,其涉及到一些與我道家有關之事,故而老道讓你不要與人提及。”

    譚道人在洛逍遙應允之后,卻也將無意中救下他的過程言出。洛逍遙想起打斗之時,譚道人言及道家寶典為人所盜一事,心猜是與那老僧有關,但想此事或是涉及佛、道之爭,當是不可輕言,心中釋然之下,又是躬身作禮:“晚輩謹記在心。”

    “你小小年紀,未臻丹成卻能隱氣,不僅是體質原因,想是有所福緣所致。”譚道人旋而一笑,“老道當初在太白山之時,窺得你師父天資聰穎,也是想收他為徒,卻為你師祖搶去,哈哈……”

    “各人各緣,皆在造化之妙。今日你我得見,老道傳你一些心得……算是還與易老哥當日切磋交流之情吧。”

    洛逍遙心中一喜,但知譚道人修為不凡,已臻元嬰之境,能夠得其指點,實是有幸,執禮言謝后便是凝神傾聽。

    “五太心經,為我道家寶典,其不僅是為武學要藉,亦是修真妙典,但有太上者,更能見其治世之道。”

    “但凡大成之典,玄妙莫測,五太之妙,自也難參其真……故而道家之人多以武入玄,煉丹尋妙,千百年來,能人輩出,各見其妙,各有所得。”

    “但若以武學而論,卻是有跡可循……寇天師踏出嵩山之時,魏夫人臨于衡山之刻,皆是融貫了五太心經的大成武學,參得尋氣煉真之妙了。”

    “可惜后世弟子急于求成,重于丹道,對五太武學疏于研習,又經亂世變遷……如今唯衡山一門以‘太素心經’傳世為人所知,其余諸經心法皆隨人隱世不見,尤是‘太極心經’,隋朝之初,便是失于傳世,無人通曉……”

    “諸如你師祖,習有‘太初心經’大成之法,卻是不愿開宗立派,若非收了楚凱,嘿嘿,世間又少一人修習。”

    譚道長似有所思,沉言片刻,又道:“但并非無有人研修五太心法,除‘太極心經’之外,據老道所知,兼修四門大成之法者尚有一兩人存世,可惜亂世日久……恐所傳非人,卻是少有傳授與人。”

    頓了一下,望向洛逍遙,“武學之道,或以體魄,或以神識修習,皆以尋氣、煉氣為要……”

    “氣有清濁,吸為清,呼為濁,何以入時為清,去時為濁?是為‘轉化’之故。道之委,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萬物所以閉塞,道之用,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萬物所以暢通。”

    “知曉通塞之端,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故藏之為元精,用之為萬靈,含之為太一,放之為太清。”

    “是以坎離消長于一身,風云發泄于七竅,真氣薰蒸而無寒暑,純陽流注而無死生……然尋氣易,煉真難,諸多之人不得其真,煉化自是十得其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富裕县| 东辽县| 禹州市| 新丰县| 邻水| 武川县| 耒阳市| 荔波县| 梅河口市| 洛南县| 蒙阴县| 凯里市| 佛教| 遂川县| 绿春县| 简阳市| 泾川县| 通道| 根河市| 乌海市| 铜川市| 玛沁县| 德钦县| 治县。| 社旗县| 德昌县| 镇平县| 乳山市| 平湖市| 客服| 方城县| 临汾市| 离岛区| 巫山县| 怀宁县| 紫云| 佛冈县| 秦皇岛市| 潼关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