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原來這青衣漢子,正是朱元口中送酒菜去烽火臺的張供奉,當毒殺了烽火臺中之人轉回營寨時,卻是碰上帶趙匡胤上山查看軍情的蕭、林二人。 張供奉自也知道朱元準備歸降大周,但見趙匡胤與幾位神虎營衛的裝扮是為周兵,又看出蕭慕云是抱丹境修為,在蕭慕云出手之時,便放棄反抗,言稱朱元要舉兵歸周,趙匡胤將信將疑之下,就讓神虎營衛先行看押。 此時但見朱廣安與洛逍遙同來,趙匡胤已是相信張供奉所言不虛,忙是示意營衛撤去架在他脖子上的大刀,笑道:“趙某失禮了。” 轉而望向朱廣安,“朱將軍此次當是立了大功一件,趙匡胤定與圣上稟明,為將軍請功……” “此次棄暗投明,實為家叔力及,朱某不敢居功……” “朱大人可是就在營中?” “正是。” “那就有勞朱將軍引見……”趙匡胤笑道。 “請……” 在駐營邊上南唐守兵驚疑的目光中,趙匡胤、洛逍遙、張供奉三人與朱廣安來到了主帳之中。 互相見禮一番客套之后,趙匡胤便是開門見山言道:“末將有幸受圣上重任,于今晚領兵登山攻打諸營唐兵,而今又幸得朱大人棄暗投明……此下軍情緊急,末將斗膽布置攻打事宜,望朱大人海涵。” “趙將軍但請吩咐,朱元唯命是從。” “南面諸峰崖守兵有多少人?” “三千,是為大唐神武右廂軍都尉朱仁裕所領……趙將軍的意思是讓朱某率兵攻打南面守兵?” 趙匡胤點了點頭,“正是。” 朱元微微一笑,“朱都尉也是有心歸降大周……” 趙匡胤與洛逍遙心頭大喜之中,又聽朱元道:“不僅是朱都尉,還有孫璘孫大人也是有此心思。” “當真?!”趙匡胤大喜過望。 “小侄廣安歸營之后,朱某已是與朱都尉、孫大人齊了心思,是為決定歸降大周,只待今晚將山上諸峰烽火臺奪下,便是讓小侄廣安下山通知大周皇帝。” “好、好……”趙匡胤連聲道好,“那三位大人所領營兵……總共有多少人馬?” “朱都尉三千人馬,孫大人為五千,朱某所部也是五千,總共一萬三千人馬。” “此處是為三千人……這么說山下朱大人的營中還有兩千人?” “不錯。” “但若如此,山下第一營寨許文縝兵馬、第二營寨邊鎬兵馬……”趙匡胤頓了一下,略一沉吟,“朱大人山下的兩千人馬與孫大人所部,合力從東側襲擊許、邊二人營寨,屆時西側有高將軍、正面有李大人……當是可以一擊破敵。” “而朱大人合南面朱都尉人馬,可從第六、第七營寨所在山峰殺出,末將攻打第五營寨……朱大人認為如何?” “朱某但聽趙將軍安排。” “好。”趙匡胤望向營帳中的漏刻,言道:“此下距亥時只有半柱香,離行事時間已為不多,末將先讓山下兵馬上來……朱大人且將孫大人,朱都尉請來帳中,稍候待與末將再做詳細布置。” 朱元聞言望向右側的兩位將官,“李將軍,張將軍,你二人速速分頭去請朱都尉、孫大人來主帳相候,我隨趙將軍一起走走。” 想是要證明自己絕非詐降,朱元卻是要隨趙匡胤一同下山領兵上來,趙匡胤與洛逍遙但知朱元心思,相視一笑,與朱元三人便是來到蕭慕云等人所在的林中。 趙匡胤將朱元等人歸降的大致情況與趙印山、付長老告知之后,笑道:“當是有勞趙先生與諸長老了,此下山上形勢已定,諸位可以下山與護圣駕……” 趙印山笑道:“圣上有武師父他們護駕,自也不必當心。唐兵軍中但有高手人物,亂軍之中若是仗著身手,劫持了將軍,那將大大不妙,我等應是隨護將軍為是……何況若是回去圣上身邊,哈哈哈哈,想是圣上還會讓我等前來。” 洛逍遙心中本有擔心朱元等人詐降,也是想留在山上,聞言笑道,“師叔所言有理,趙將軍且去領兵上山,我等稍候隨將軍一同殺敵。” 趙匡胤言道:“趙先生與諸長老留下也可,洛公子與兩位姑娘但隨末將下山……末將有軍情相托公子告與圣上。” 洛逍遙心猜趙匡胤應是讓自己將朱元等人歸降之事告與郭榮,但知此事至關重要,便也不敢推托,略一沉吟,望向趙印山等人,“唐兵軍中供奉要防,但亂軍之中冷箭亦多,師叔與諸長老但可隨護趙將軍身側,想那供奉人物、暗器冷箭皆是近身不得。” 言下之意,不僅是要護趙匡胤周全,也是讓趙印山、付長老與另兩位通寶閣長老合力一處,以防射殺劉長老的兇手還在唐兵軍中,屆時分開會為兇手所乘。 趙、付二人自也聽出他的話意,互視一眼,付長老笑道:“少主但可放心,且先與屬下向圣上討上一壇美酒,哈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