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降魔音’雖大具威力,但最為耗損氣機,洛逍遙引出之后,又強行換氣使招百柔掌,退定身形之后,但覺站立不住,心恐跌入身后土坑,搖搖晃晃向前行了一步,終是雙腳一軟,頓然也為跌坐在地。 洛逍遙是為‘天蠶體’體質,體內精血但可生生不息,只因他竭力使招,至使沖脈氣機為之一空,才會乍然間四肢無力。待身子跌坐地上未及三息之數,十二正經脈絡新力又生,精血之氣驟然流貫‘八脈交會穴’,通向奇經八脈匯聚沖脈氣海之中。 此下丹田氣機徒盛,反是回涌周身百脈,洛逍遙心知自身體質異于常人,但想行氣周天之后,便可以恢復氣機,心下一喜,忙是盤腿調息。當氣機流貫足太陽經之時,溫養在天關的本命胎丹倏忽一震,心神頓然澄明,剎那間胎丹神識躍然開慧而出。 但覺丹神引天地之氣暢行膚體表面,魂識使精氣遍布諸絡,已然是能夠一心二用,就在周身穴竅通貫內外兩氣陰陽交融于百脈之時,洛逍遙的神魂不知不覺遁入了空明之境。 龍從云跌坐在地之后,但覺雙耳轟鳴聲不斷,五臟六腑劇痛難忍之下,竟是動彈不得,恍惚中只見洛逍遙頓住了身形站立,心下亡魂大冒,但想自身此命休矣。又見他搖晃著前行一步后也是跌坐而下,心頭轉而一喜,卻為猜道洛逍遙也是受了重傷,忙是壓住驚魂,引氣調息,只望能搶在洛逍遙之前恢復氣機。 半盞功夫之后,已是壓住體內紊亂氣息、恢復三成氣機的龍從云,舉目向離有丈余之距的洛逍遙望去,但見他一動不動盤腿入定之狀,心下一時狐疑。 昏暗中瞪眼細看,又見雨水掉到洛逍遙周身兩尺之處時,卻為紛紛向外滑落而開,心頭猛然一震。以龍從云的見地,已是看出洛逍遙是在入境,但知天下間唯有神體雙修體質之人,才能做到臨陣破境,心下又是一驚。 扭頭看了看身后五丈之處的葬冢,又望向眼前的洛逍遙,心念急轉之下,龍從云定了定心神,反手取下背后一根黑龍木,站起身子,緩緩吸了一口氣后,身形驟動,運足氣機猛然舉棍向洛逍遙當頭砸下。 龍從云知曉神體雙修之人,臨陣破境之中神識隨時都有醒來的可能,心恐若轉身去破葬冢地穴,途中洛逍遙一旦醒來,屆時以元嬰之力,自己傾刻間便會為他所殺,卻是決定在洛逍遙神識入忘之時趁機襲殺。 就在黑龍木破開洛逍遙護體氣機之際,龍從云手臂一震之中,黑龍木頓然脫手騰空飛起,又覺身前一道巨力傳來,身形不由自主倒飛而出,重重跌落在兩丈開外。 不同于楚南風入元嬰之境,在心神有所頓悟之下呼應本命丹神開慧從而踏境。洛逍遙是本命丹神在體內精血新生之力推動下,先自打開丹神慧識,從而再與心神呼應。 而他受過譚峭指點,但知‘神可以分,氣可以泮、形可以散’,當心神空明入忘之時,卻是能將丹神慧識分開,守護在周身兩尺之內,而不必與心魂合一入忘。 龍從云若是無有受傷,以明竅山巔之力,是可將洛逍遙丹神破開從而將他打傷,但他此下氣機只恢復三成,只有神念小成之力,自是難以抵擋洛逍遙丹神的抱丹小成之威,反是被震飛而退,傷上加傷,剛恢復的氣機已然不足半成。 當龍從云倒飛而出之際,洛逍遙的丹神潛入魂識,與化虛入忘的魂念呼應,自也是將遁入空明之境的心神喚醒。洛逍遙一經醒來,便是將本命丹神喚入天關之中。 但在丹神遁入天關之時,眼前乍然浮現一道五彩祥氣,只見祥氣中忽是飄出一團黑霧,緩緩聚成了一尊佛像,隨著黑霧不斷擴大,佛像也漸漸變大,驟然間佛像突是四裂而開。 洛逍遙心頭一震,忙是凝神靜氣,豈料此時卻又窺見體內有一條墨色脈絡,神識不由自主潛入墨色的脈絡之中,眼前頓然一黑,但見自己身形穿行在一條黑氣濃濃的甬道中,當穿過黑氣甬道,卻為看見自己來到一個發著白光的山洞之中。 但見身子置在一條布滿黑氣的渠道之中,而這渠道一端連著洞中一個倘大發著白光的水池,而另一端連向一棵枝葉繁茂狀若半開油傘的綠樹。 忽見那發著白光、狀如凝膠的池水緩緩而動,卻是從布滿黑氣的渠道流淌而過,流向另一端的綠樹,隨著綠樹枝葉緩緩展開,四周頓然浮現萬民歡騰的景象。 但在此時,一位面容枯瘦,眉須銀白的老僧突然出現在黑氣渠道邊上,揮拳向渠道猛砸而下,剎那間池水靜止不動,渠中黑氣受震飄散而開,頓又化成無數飄忽不定的黑光,團繞在山洞之中,卻是有無數慘叫聲響起: “冤枉呀……” “你這惡僧,還有功德……” “我不服……” 洛逍遙若有所思之中,只見那老僧突是一拳向自己迎面擊來,大驚之下,又聽一道驚雷聲在耳邊響起,心神一斂,神識一收,雙眼卻為望見龍從云蹲身在葬冢地穴之處。 洛逍遙亡魂大冒,不假思索縱身而起,半空中一掌拍向龍從云,就在龍從云俯首倒下之際,洛逍遙但見地面露有近尺長的黑龍木棍,瞬息間遁入地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