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風雷稍稍一頓,道: “陛下,需早做準備啊。” 李世民嗯了一聲。 說實在的,他現在心情有點差。 上任第一年,就碰到一個“準災年”,換作任何一個君主心中都會不得勁。 但李二畢竟是李二,只是短暫的低落后,便馬上抬起頭來。 “事已至此,埋怨也無用。” 他輕嘆道, “自我大唐建國以來,便是多災多難,武德二年,武德五年,武德七年,武德八年,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朕是管著尚書省的,每年報上來的災民人數不計其數。” “人言父皇治國無力,朕也不是為他老人家辯解,主要是上天實在不愿降下恩澤,讓咱們喘口氣啊!” “習慣了……” 眾臣聞言,為之默然。 “陛下無需憂慮,難熬也就這幾年了。” 徐風雷笑道, “捱過去后,便是風調雨順。” “當然,臣還是堅持荀子的理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災與否,都和陛下您的私德品行并無關系,心中不必有太大的負擔。” 李世民聞言,眉頭微微一挑。 “幾年?” 他追問道, “具體是多久?兩年也是幾年,九年也是幾年吶!” “你給朕透個底,朕也好心中有數。” “哈哈……”徐風雷啞然失笑,搖頭道,“陛下說笑了,臣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斷言天象?您還是收收心,專注眼前吧。風調雨順也未必是好事。需知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氣候轉暖的確是好事,但與此同時,強大的“吐蕃”帝國也將孕育顯化,成為大唐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咳……好吧。” 李世民干咳一聲,將目光轉向房玄齡等大臣,無奈道, “看來,這貞觀朝的第一年,需要諸位愛卿與朕一起,格外努力的治理了。” “按照聽明的說法,旱災和蝗災似乎不可避免……該如何著手預治?朕想聽聽你們的見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