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李家的男人,思考的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習慣。 “陛下,臣以為,頡利若攻突利,一定要出兵救援!” 長孫無忌連道, “頡利向來言而無信,撕毀的盟約都數不過來了!所謂的渭水之盟,不過是權宜之計,豈能視為鐵盟?” “陛下若拘泥于此,便太過于迂腐了。” “如今突厥疲敝,又到處樹敵,已有傾頹之勢!咱們若不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將來必定后悔莫及!” “臣請陛下早做準備!” 他一拱手,眾臣皆是出言表態。 “臣附議。” “臣附議,與蠻夷不需要講契約。” “臣亦附議,打他娘的!” “……” 突厥帶給大唐的血與火,帶給唐人的屈辱,他們從未忘記! 這血債,總歸是要血償回來的!而且,越早越好! 可與此同時,政事堂內亦有反對的聲音: “陛下,這兩年來您勤于政務,臣等也是兢兢業業,算是讓大唐逐漸好了起來,但要說國力,還遠遠稱不上鼎盛,連隋朝開皇初年都比不上。” 蕭瑀拱手道, “若貿然用兵,消耗大量的資源,朝廷恐怕負擔不起。” “若能再蓄養幾年,出兵對國家的負擔便減輕了,或許能有更大的把握。” 他沒有反對出兵,只是覺得現在還為時尚早。 剛剛經歷過旱災和蝗災,國庫的銀兩賑濟災民都有些捉襟見肘。 大規模用兵干突厥? 怕是又要壓榨百姓,勒緊褲腰帶了…… “臣也贊同蕭閣老的觀點。” 魏征道, “突厥要打,但以大唐如今的境況,只宜出兵護佑降部,不宜引發大戰。”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突厥的底蘊深厚,再怎么不堪,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滅掉的,貞觀朝才剛剛起步,萬不可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 他站隊蕭瑀,一番話語讓激昂的氣氛為之削減。 嚴格的來說,大唐沒有主和派。 只有早打派和晚打派,故而雙方縱然意見不合,互相之間也不會有敵意。 都是為了國家考慮嘛! 也因此—— 一道道目光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現在,需要皇帝來做決定,到底采納誰的意見! 而此刻的李世民,心潮也是有些澎湃。 干掉突厥,亦是他的夙愿! 可蕭瑀和魏征的話,也不得不考慮。 現在的大唐,打得起這樣一場滅國之仗嗎? 心中思忖著,李世民的目光微微偏轉。 此時場上還有一個人不曾表態。 “聽明。” 李世民望著徐風雷,沉聲道, “你以為呢?該不該出兵?” 唰唰唰。 須臾間,目光盡皆轉移到了徐風雷的身上。 太師一開口,皇宮抖三抖! 他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話語,很有可能左右皇帝的想法,改變國家的政策! 沒人,可以忽視。 “回陛下。” 徐風雷淡然一笑,道, “臣就六個字——” “趁他病,要他命!” 李世民瞳孔一縮。 “趁他病,要他命?” 他喃喃了一句,忍不住拍案道, “好!這六個字,夠精辟!” “那么也就是說,你支持速戰大戰?” 徐風雷點了點頭。 “現在的突厥,是一個外有強敵,內有分裂,還有天災的病國!” 他朗聲道, “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大唐現在的國力是不算強,但凡事就怕對比!” “草原蠻族,向來彪悍!如今孱弱之時,正是敵我雙方差距最大的歷史時機,若等他緩過氣來,這骨頭還不知道多難啃!” “故而,我認為應該出兵,且要出大兵,借著護佑突利的機會,現在就應該開始著手部署一場滅國之戰!” 李世民:“!!!” 眾臣:“!!!” 好家伙,他們已經夠激進了,沒想到太師比他們還要更激進! 人家連一個平A都還沒有出呢,你直接掏大招了! “聽明,你真心覺得,這場仗咱們能打?” 李世民捏了捏手指,有些驚異的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