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極宮,兩儀殿。 李世民坐在御案前,用朱筆勾勒著名單。 他的下方,房玄齡與杜如晦皆坐。 這兩位雖然只是三品的尚書仆射,卻是大唐名副其實的宰相,坐在這兩儀殿內,皇帝有任何疑惑都可以隨時問政。 “這秋決的犯人,怎么如此之多?” 李世民翻了兩頁,不禁皺眉道, “我大唐,有那么多死刑犯嗎?” 一頁頁看過去,名字密密麻麻,給他看得都有些郁悶了。 死刑犯多,說明刑事案件多。 這亦代表他這個皇帝治政有問題呀! 畢竟上古圣君治下,可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而那些昏君治下,才會大盜頻發,霍亂四起。 “回陛下?!? 房玄齡抬頭出言道, “今年死刑犯之所以多,并非民間有賊害,主要還是對謀反勢力的清算。” “比如燕王羅藝、涼州都督李幼良等反王,他們雖死,但部族、親屬,皆要清算,皆是坐謀反之罪,當處于極刑?!? 李世民默然。 “有無辜的么?” 他稍稍有些動惻隱之心,問道, “親族除外,對謀反之事完全不知情的,未策應的,有嗎?” “有?!狈啃g點了點頭,“羅藝、李幼良雖反,但除了小部分親衛親信以外,多數部屬并未景從,而是被裹挾,這也是他們為何落敗那么快的原因,我大軍一到,他們便倒戈了?!?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 “對,這些人也要判處死刑嗎?” 他指著名冊道, “棄暗投明,算是有功吧?” 李二的腦子很清楚。 這些反王及其家屬,那一定是要斬草除根的,縱然有無辜之人,他也不會心軟。 但那些部下、將領,卻沒必要趕盡殺絕。 當年他打江山,不也是把一路路反王的部下收歸己用,才越戰越強的嗎? 這些反王舊部,如尉遲恭、程咬金、秦瓊等,現在不也忠心耿耿嘛! 有這些正面教材在,李世民自然不忍將他們盡數斬殺。 “是有功?!? 杜如晦開口道, “但按照《武德律》,謀反坐罪者一并處死,這是鐵律,沒得商量?!? “所以,他們必須要死?!? 李世民眉頭緊皺。 “不對,不對?!? 他擺手道, “不能這樣,這是不對的?!? “先不講律法,朕從樸素的情感來說,他們罪不至死,把他們關個五年十年,哪怕是流放都行?!? “死罪,太重,不可輕用啊……” 稍稍一頓,李二看向兩位宰輔,詢問道: “能特赦否?” “不可。”兩人異口同聲,皆是搖頭,道。 房玄齡沉聲道: “縱然大赦天下,也有十惡在不赦之內,這謀反罪就是第一條?!? “此外,陛下現在特赦一批,將來若又有反王將領謀反,是否還要再特赦?” “這種凌駕于律法之上的事情,陛下最好不要去做,這有損于唐律的公正威嚴,會讓大臣和百姓藐視律法。亦會讓后世帝王輕視唐律,肆意縱權?!? 李世民:“……” 他扶了扶額頭,神色有些無奈。 皇帝的權力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所作所為,不光憑自己的喜好,更得在乎后世的影響。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啊…… “不過,《武德律》似乎的確有些不適用于現在的國情?!? 杜如晦忽的道, “陛下或可修改唐律,頒布新的律法,為《貞觀律》?!? 李世民:“?!” 改唐律? 這他倒是沒想過,畢竟律法是國家的基礎,略加改動,都會影響天下人! “如晦說得有理。” 房玄齡贊同道, “歷代君王新政,多會改動律法,或嚴格或寬仁,皆有風格,這也是向天下人傳遞陛下您執政思路的好機會。” “陛下,當有自己的風格。” 在兩個宰相的言說下,李世民明顯有些意動。 “改律,改律……” 他喃喃道, “風格,對……” “朕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和父皇不一樣的風格?!? 念叨了幾秒后,李二的念頭逐漸堅定。 “好!” 他沉聲道, “要改律,貞觀當有《貞觀律》!” “這是一樁大事,要緊事!你們傳旨下去,用過午膳之后……申時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