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風雷點了點頭。 他相信玄奘出門在外,是有能力宣揚大唐的正面形象的。 “這些,其實都是次要。” 徐風雷低聲道, “西域圖,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的那些要求,你必須滿足,甚至其順位還要放在取經前頭!” “若是你從天竺回來,滿載的是經文,而不見西域圖……那么對你,對中原佛門而言,都將是一場滅頂之災!因為,你犯了欺君之罪。” “明白嗎?” 玄奘神情一肅。 “請太師放心,小僧既然答應過您,就決計不會食言。” 他略一躬身,認真道, “小僧此番西行,定將沿途所見所聞,以及陛下所需要的信息,盡數記錄在案。” “只要活著回返,定讓太師和陛下滿意。” 徐風雷嘴角上揚。 “好!” 他拍了拍玄奘的肩膀,笑贊道, “若能如此,你將成為載入史冊的佛門大法師,大圣賢!” “行了,我話就先說到這,去跟你的師兄弟道個別吧!” 官道的一旁,那群光頭和尚們,可都還等著呢。 “是。” 玄奘雙手合十,道, “太師之恩,玄奘亦記在心中,您所說的‘棉花’,小僧也一定竭盡所能,在天竺國尋找。” 說罷,他方才轉身,朝著一眾和尚而去。 “這小子,就是上道。” 徐風雷望著他那沉穩離去的背影,搖頭嘆道, “有這么多美好而珍貴的品質,怎么就當了和尚,可惜……” “以后有機會,得把他的才能榨一榨。” 有智慧,又有毅力。 這樣的人,干啥都能成事! …… 圓凈老和尚望著面前粗衣布袍的玄奘,眼睛微微有些泛紅。 “玄奘啊……你,就這么去了嗎?” 他沙啞的聲音微微有些發顫,忍不住道, “這也太單薄,太簡陋了些!” “好歹,還是騎一匹馬,置點衣食啊!” 噦噦。 身旁的棗紅馬打了個響鼻,晃了晃腦袋。 這是興國寺的馬,圓凈想贈送給玄奘,卻被他婉拒了。 此刻還是想送,但玄奘卻依舊搖了搖頭。 “天竺遙遠,什么東西都陪伴不了我。” 玄奘合著手,搖頭道, “這些身外之物,主持還是留在寺中吧。” “我只要靠著自己的這一雙腿,一顆本心,以及這比丘十八物便足夠了。” “經文上說,佛國的比丘頭陀出行百千萬里,有此十八物便也如有雙翼一般,何處都可去得,我想,我也一樣。” 他的腦子很清醒。 什么馬,能陪伴他跨越十萬里? 這不是西游記,他沒有小白龍變化的白龍馬騎。 什么華服錦袍,玉盤珍羞能供他穿到西域,吃到天竺? 沒有。 一切會損耗的外物,對此刻的他來說都不那么重要。 事實上,萬里遠行,考驗的從來不是準備是否充沛,而是隨機應變的能力。 對此,玄奘還算有自信。 “哦?是哪十八物,你的背簍讓我康康。” 徐風雷湊了上來,倒騰著玄奘的背簍。 里頭有各種各樣的玩意兒,小而精致,像是一個個的小玩具,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太師,這不是背簍,這叫經篋。” 玄奘指著經篋道, “比丘十八物,便是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濾水囊、手巾、戒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 “有這些東西在,比丘行走四方也可心安無懼。” 叮叮當當。 徐風雷拿起這個看看,又拿出那個瞧瞧,兩相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嘿,還挺瓷實。” 他嘿笑道, “這莫不是歷代苦行僧總結出來的荒野求生的經驗?” “不錯,不錯,可以把這些工具納入野外求生寶典。” “就是這佛像和菩薩像嘛……就沒必要了,太占地方,分量還不輕。” 玄奘不動聲色的從徐風雷手中取回了物件,將它們重新規置好。 “對于佛門子弟來說,佛菩薩就是信仰,什么都可以缺,但這兩樣卻是萬萬不能缺少的。” 他輕聲道, “小僧始終認為,出門在外,信念是最重要的。” “對于尋常人而言,信念可能來源于家人,來源于好友,或許家人朋友的一個物件,就能支撐著他們繼續前行。” “而對于僧人而言,佛菩薩便是支撐著我們前行的動力。” 徐風雷頷首。 “說得很對。”他摸著下巴,表示贊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