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犬上三日耜望著浩宮千鶴遠去的背影,不禁哀嘆道,發(fā) “何曾如此窘迫過?” “但愿……一切都值得吧!” …… 長安郊外,旗幟獵獵。 此次皇帝出行,為了避免鋪張浪費、李世民選擇一切從簡。 除了必須要的安保力量和伺候皇帝的宮女太監(jiān),以及幾個郎官以外,其余人等一律不帶,也沒有百官皆立,萬民歡送的環(huán)節(jié)。 郊外,唯有幾個重臣聆聽李世民的圣訓(xùn)。發(fā) “朕此次陪同太上皇去仁智宮避暑,不會太久。” 李世民望著面前的徐風雷、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等幾人,沉聲道, “最多兩個月,便回返了。” “在此期間,一切照常,朝廷當照常運轉(zhuǎn),各類奏章不許耽擱,應(yīng)批盡批。” “實在有做不了的主,再轉(zhuǎn)送過來。” “遵旨。”幾位重臣皆是拱手行禮,神情肅穆。 這還是皇帝第一次扔下朝政跑出去玩,他們自然是把心都提了起來。發(fā) 原本按照魏征的脾氣,這高低得噴幾句,但沒辦法,人家李二打的是‘陪同太上皇’避暑的旗號,那大孝子光環(huán)套在了身上,誰還敢瞎噴? 怎么,你想讓陛下當不孝子么? 要是換作別的正常皇帝,或許還能勸諫幾句,但想想當今陛下和太上皇的關(guān)系,還有當年的那場軍事政變…… 得,還是把話憋在肚子里吧。 啪。 李世民甩出一道圣旨,遞給了身旁太監(jiān)。 “這是朕的旨意,從今天起——”發(fā) 他開口道, “朝廷大小政事,由房玄齡主持,長孫無忌副之。” “軍務(wù),則由任城王李道宗領(lǐng)之,李靖、李績副之。” “魏征則監(jiān)察朝廷內(nèi)外。” 幾位大臣得了任命,皆是拱手行禮,應(yīng)聲稱是。 看得出來,李二還是比較小心的,重要的軍務(wù)交到了宗室王爺李道宗的手中,并沒有交給李靖、李績。 畢竟,這倆要是有異心作起亂來,自己遠在仁智宮是完全壓不住的……發(fā) 李世民的目光一轉(zhuǎn),落在了徐風雷身上。 “太師徐風雷監(jiān)國。” 他沉聲道, “節(jié)制內(nèi)外軍政諸事,不得有誤!” 眾臣心中皆是一凜,看向徐風雷的目光之中,多少都帶了幾分羨慕和敬畏。 雖然這番任命他們早已知曉,但當皇帝捧著圣旨將其念出來的時候,還是震撼到了他們。 大唐第一位監(jiān)國大臣,誕生了!發(fā) 此外,這回皇帝念的還是“太師徐風雷”,這里頭的意義也非凡吶! 這位不到三十的年輕人,將來必定會官居一品,待到新帝登基之時,他便是太師!皇帝此刻……已然是欽定了。 “遵旨。” 徐風雷接過圣旨,正色道, “陛下,您就放心的去吧!” “有臣和諸位能臣在,定是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李世民:“……”發(fā) 他的臉色有些古怪。 什么叫‘你放心的去吧’,搞得自己好像要歸西了一樣。 就在此時,龍輦內(nèi)探出了幾個腦袋。 “師父,再見再見啦!” “師父,孩兒會想您的!” “師父,孩兒會給您帶特產(chǎn)的喔……” “咿咿呀呀……”發(fā) 幾個孩子朝著徐風雷連連招手,紛紛道別,就連嬰孩李治都咿咿呀呀的喊了起來,甩了甩胳膊。 這一幕,亦是看得眾大臣羨慕不已。 太子、魏王、長樂公主……這些皇子皇女都是徐風雷的親密弟子。 這就意味著,無論大唐將來如何發(fā)展,就算是太子被廢黜,皇帝另立太子,徐風雷也依舊能穩(wěn)坐釣魚臺。 未來幾十年,是他的天下啊! “好好玩。” 徐風雷咧嘴笑道,發(fā) “回來寫篇800字游記交給為師,這是作業(yè)。” 嘩啦。 窗簾被扯下,幾顆腦袋頓時消失不見。 “哈哈哈……” 徐風雷樂了,大笑道, “瞧你們的熊樣子……” 這幫娃兒,跟后世的孩子小學(xué)生沒什么區(qū)別,一聽到要寫作文,頭都搖掉……發(fā) “好了!” 李世民拂袖道, “朕去了,汝等好好把持國政,萬不可掉以輕心。” “若操持得當,朕有賞賜;若出差錯,朕必重罰!” 說罷,他轉(zhuǎn)身上了龍輦。 “恭送陛下,臣等謹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