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02章 錢澄之帶小妾回家-《崇禎欠了我十億兩》


    第(2/3)頁

    第四輪擴莊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而南直隸的14個府中,安慶府就是其中之一,故而安慶府也處于許家莊的擴張范圍之內。

    但!

    安慶府位置偏僻,境內多山,平原較少,算不上什么膏腴之地,開發潛力并不是很大,所以就算安慶府有機會建立若干座的集體莊園,但分配到的數量不會很多。

    1100座新規劃集體莊園中。

    分配給安慶府的,估計最多就50座左右。

    而桐城縣是安慶的七個州縣之一,境內山脈最多,平原最少,條件最為劣勢,以許家莊的要求和標準,給桐城縣分配五座莊園的指標都很不錯了,絕對不會很多。

    不過!

    錢澄之以他在許家莊中的地位,加之私下聯系到莊主許遠,連連進行懇求,最終他的要求得到滿足,拿到了一個寶貴的指標,允許他帶著他的家族,建立一座集體莊園,再加入到許家莊中。

    包括孫臨和他背后的孫家。

    包括方以智跟他身后的方家。

    桐城的這三大知名家族,共享這一個的建莊指標,允許整體的加入到集體莊園,從而成為許家莊體系的一員。

    “克咸兄,為了拿到這個指標,我可是求了莊主大人多次,欠了一個天大的人情,可能這輩子都還不了的人情,只是……你我的家族,還有密之兄的家族,我們的那些長輩們,同不同意加入集體莊園?還是堅決的抵制跟反對?畢竟我們的家族,都是書香世家,遵行的是儒門道統跟宗族禮法,一旦加入集體莊園,這些傳統都得拋棄,必須按許家莊的那套來,你說長輩們會不會不愿意,導致我拿了這個指標也白費?”

    錢澄之有些擔心的問道。

    “不會的,我覺得不會。”

    孫臨想了想道:“我發現這兩年的風氣已經變了,就以江南士紳創辦的《江南時報》為例,剛開始全是批判攻擊許家莊的文章,但后面越來越少了,認可許家莊的文章卻越來越多,就連排版都換成了簡體,白話文文章越來越多,逐漸的向《東方時報》靠攏,甚至‘儒家要向許家學習’‘儒學要跟許學合并’的觀點,這兩年都越來越多,乃至成了主流。”

    “最近許家莊要擴莊的風聲,放了出去之后,我就在《江南時報》上看到十幾篇的文章,都主張江南士紳,應當放棄土地,加入集體莊園,或者干脆整個江南地區,都合并到許家莊中,這利大于弊,一定會獲得更好的發展,好處極大,壞處極少,是投奔光明,走出落后黑暗的正確之舉。”

    “什么投奔光明、走出黑暗,分明是看到有利可圖罷了!”

    錢澄之搖頭諷笑道:“這些江南地主士紳,實在是太精明了,擱在四五年前,許家莊擴張,要收他們土地的時候,他們有能量組織二十萬的大軍,跟許家莊拼命死磕!現在這么識時務,只是想蹭許家莊的福利與好處罷了。”

    要知道如今許家莊的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了300銀元之多,一個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可較容易的達到1000銀元。

    且子女讀書免費。

    享受較廉價的醫療服務。

    許家莊內的物價也較為穩定低廉。

    還有其他各方面的福利與保障。

    一個普通家庭的總體生活品質,不會低于外面的年收入2000銀元。

    又以一個擁有五千畝良田的地主家庭為例。

    這種地主絕對算超級大戶,在地主之中,能擁有這么多土地的,比例不會超過1%,是毫無疑問的大富大貴。

    但如今糧價偏低,保持穩定,一畝良田能帶來的凈收益,不會超過2銀元(主要是會用到大量人工,糧食產量也不高)。

    就以2銀元算,合計收入不過10000銀元而已。

    但這樣的地主家庭,家中妻妾子女,加上仆人丫鬟家丁,30人是最少最保守的數字,用這么多人平均一下,人均收入不過333銀元。

    子女讀書方面非常昂貴。

    醫療服務落后,要想健康長命,只能高價從許家莊購買神藥,付出成本增加五倍。

    還有肥皂、自行車、手表、玻璃鏡、衛生紙、打火機等工業品價格,都至少要貴二三倍。

    家中沒有自來水和電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甘泉县| 米脂县| 花莲市| 白河县| 普兰县| 织金县| 耿马| 丹棱县| 温泉县| 郸城县| 玉溪市| 韶关市| 德州市| 临汾市| 岚皋县| 五原县| 若羌县| 体育| 乌苏市| 嘉禾县| 富川| 万宁市| 招远市| 长海县| 百色市| 城步| 雷波县| 河池市| 公主岭市| 石渠县| 金湖县| 轮台县| 图片| 滕州市| 黔江区| 马尔康县| 雅江县| 邮箱| 宁化县|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