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那史屬于移地健王子這個派系的, 如果葉護王子真的在大唐建功,又能從大唐那邊拿回來大量的獎勵的話,那么葉護王子的地位就更加穩固了。 到時候以回鶻人兄友弟恭的優良傳統,奪位失敗的移地健王子恐怕沒有好下場。 而阿那史這些擁護移地健王子的人, 恐怕要比移地健王子死的更慘。 所以這次阿那史帶出了兩千碑林軍精銳,一個目標自然是大唐富庶,劫掠大唐的邊境。 而另外一個目標就是破壞大唐和回鶻的關系,最好能讓葉護王子在大唐無功而返,那移地健就可以以此為由發難了。 阿那史從碑林出發,越過大唐和回鶻的邊界,進攻隴右北部的豹文山捉守府。 一切都和阿那史預料的那樣,大唐隴右北部被抽調了太多的士兵,烽火臺已經廢棄,一直等到了回鶻大軍圍住了豹文山,捉守府這才有了反應。 豹文山捉守府內只剩下不足五百人,無力和阿那史的大軍對抗,只讓一小隊的精銳突圍,向附近的軍州求援。 不過阿那史早就已經通過回鶻商人知道了大唐的虛實,北庭高昌都是自身難保,沙州瓜州更是被吐蕃侵擾。 大唐根本無力救豹文山! 阿那史是個有耐心的獵手,他只是讓手下掠奪豹文山附近的軍田, 破壞捉守府士兵剛剛播下去的種苗。 然后派出小隊騎兵劫掠附近的百姓, 用這種辦法逼迫豹文山內的守軍出戰。 如果對方忍不住了, 那么阿那史就用騎兵吃下豹文山內的守軍。 如果對方能夠忍住, 那么阿那史也能大賺一筆返回回鶻,對移地健王子也有交代。 真是一個萬全的方案,無論唐軍怎么做,阿那史都是雙贏,贏兩次,贏麻了。 可是阿那史并不知道,一支大唐的軍隊正在向豹文山移動。 玉門軍防御使范增帶領玉門關內最后的五百精銳騎兵出關,向尉遲信表示了歸順建寧王的誠意。 尉遲信立刻讓范增帶領著自己的騎兵,整編入大軍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