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瀟瀟驚嘆的說道:“沒想到酒泉這么美?” 張端陽說道:“河西天下之險,掌控河西的中原王朝,就能壓制住北方的草原文明,反之無法掌控河西走廊,就要花費幾倍幾十倍的力量去防御游牧民族的進攻。” 余瀟瀟對于地緣政治并不了解,疑惑的看著遠方的酒泉問道:“河西這么重要嗎?” 張端陽點頭說道:“河西走廊加上相鄰河套,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重要屏障。” “占領河西與河套, 游牧民族南下掠奪的道路被阻斷,中原文明就可以圍繞河套周圍的黃河以及河西走廊北面的群山修建防線。” “西漢自漢武帝時期后,就一直能夠占有河西河套,所以能夠經營西域阻擋匈奴,保證了兩漢一直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略優勢。” “大唐在安史之亂前,也是全部占有河西和河套的, 所以瓦解了突厥政權。” “到了宋代, 丟了河套和河西之地,戰略上一直被動挨打, 不得不在關西四府建立防線,增加了國防開支,也是為何北宋冗兵問題嚴重,花費了遠遠超過大唐的兵力,卻還經常被北方的大遼和西夏侵擾的原因。” “明代也是如此,早中期占有河西河套,就能完全擋住大漠的威脅,一直到大明滅亡,西北的邊患都不嚴重。” 李道源也說道:“河西走廊有山川之險,從西向東分別是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個古郡,這四個古郡就像是釘死在北方游牧民族身上的釘子,牢牢阻止他們南下劫掠之路。” “只可惜在我們的時空,安史之亂后就丟了河西走廊。” 李道源看著和荒原相對的綠洲說道:“祁連山融化的雪水滋養了這片谷地,同時北面的群山又擋住了從蒙古高原吹來的寒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才有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可惜在我們那個時代, 因為過度開發,河西走廊已經荒漠化嚴重了, 如今這個時代,應該是河西水草最豐茂的時代了。” 李道源遠眺,只看到荒漠和綠洲涇渭分明,酒泉四周都是連綿成片的綠洲,和腳下荒涼的土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酒泉城中,來往商隊絡繹不絕,李道源贊嘆道:“果然是大美河西,這里是游牧和農耕對抗的前線,也是生命和荒漠對抗的前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