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參觀漁溪鎮(五)-《寒門梟士》
第(1/3)頁
第1563章 參觀漁溪鎮(五)(1 / 2)
2467 字
1個月前
參觀漁溪鎮(五)
東蠻的地盤,就是金鋒前世的東北和部分華北區域。
在金鋒眼中,東蠻也一直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東蠻百姓也是炎黃子孫。
雖然密諜司沒有打探到太多關于東蠻的情報,但是金鋒可以想象,現在的東蠻恐怕比中原和江南強不了多少。
制造武器和發展工業的核心技術守住,可以防止敵人成長,以后萬一需要武力征戰東蠻,也能讓己方少一些傷亡。
其實對于一個合格的政客來說,晾曬海帶這樣的技術也不應該讓東蠻獲得。
因為現在多餓死一個東蠻百姓,等到以后打起來,戰場上的敵人就少一個。
前世歐洲那些資本家就是這么對待華夏的。
當初他們在美洲發現了紅薯等高產作物,卻一直不同意讓紅薯傳播到我國,生怕我國百姓吃飽了。
關于紅薯最后是如何傳到我國的,主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傳說是明朝萬歷時期,一個叫陳益的廣東虎門商人,乘坐商船去安南經商,當地酋長用紅薯招待他。
陳益吃著紅薯軟糯香甜,了解之后得知紅薯產量極高,適應能力也極強,荒地山坡都能種,于是就開始觀察紅薯的種植方法,同時經過長期謀劃,把紅薯種子藏在銅鼓中帶了回來。
第二種說法則是一個叫陳振龍的福建商人,和兒子陳經綸一起到呂宋(現在的菲律賓)地區經商,當時的呂宋是歐洲人的殖民地,他們對紅薯的保護極為嚴苛,一旦發現有人意圖把紅薯或者種子帶往外地,就地格殺。
陳振龍陳經綸父子,把紅薯藤編在麻繩中,又在麻繩外邊抹上污泥,這才僥幸逃過檢查,把紅薯帶回國內。
兩種方法不管哪一種,都說明當初把紅薯帶回國的先輩,冒著什么樣的風險!
其實金鋒心里明白,他現在應該學習歐洲那些殖民者,嚴禁海帶和相關技術外傳。
雖然這個技術很簡單,禁止不了多久,但是能禁止一天是一天。
可惜金鋒不是殖民者,東蠻百姓在金鋒心目中也不是異族,而是誤入歧途尚未醒悟的炎黃子孫。
讓他殺東蠻貴族權貴可以,但是讓他屠戮東蠻百姓,金鋒做不到。
要是把東蠻換成東洋倭寇,金鋒或許就可以做到了。
可惜東蠻不是東洋,金鋒內心甚至希望海帶的相關技術可以盡快傳到東蠻,讓東蠻百姓多活下來一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阳信县|
富宁县|
昔阳县|
五大连池市|
怀远县|
焦作市|
剑阁县|
宜兴市|
屏东市|
绵竹市|
长葛市|
涡阳县|
洮南市|
疏附县|
榕江县|
万载县|
伊宁市|
东宁县|
阿瓦提县|
盐边县|
应城市|
二手房|
休宁县|
贵州省|
穆棱市|
如东县|
从化市|
巧家县|
文安县|
禄劝|
团风县|
民勤县|
阿瓦提县|
杭锦后旗|
衢州市|
江西省|
金川县|
巴东县|
潜山县|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