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前東北這邊的藥材因為品質(zhì)好,加上這邊晝夜溫差大,種植的藥材藥力也比南方的好,價格也比南方的高很多。 后來南方的種植藥材越來越多,還建了不少藥材批發(fā)市場,慢慢的,在批發(fā)市場周邊,種植藥材的公司和農(nóng)戶就多了起來。 他們的運輸成本非常低,價格特別便宜,慢慢的,就占盡了競爭優(yōu)勢。 而東北這邊由于冬季比較長,植物生長緩慢,尤其是運輸成本高,使得這邊的藥材價格遠遠高于南方,慢慢的就失去了優(yōu)勢。 再加上后來中醫(yī)式微,中藥越來越不被患者接受,中藥的成藥效果也的確沒有西藥好,醫(yī)院里開的中藥效果雖然要好很多,但是煎藥太麻煩,患者寧愿選擇服用更加方便藥效也不錯的西藥,中藥市場越來越萎縮,中藥廠的銷售也越來越差。 魏武在附近藥地轉(zhuǎn)了一圈,回來時就看見過來的路上,不斷有電動三輪車、拖拉機、農(nóng)用車等各種車輛陸續(xù)拉著藥材過來,甚至還有老式的獨輪車、二八杠自行車和板車。 抬頭看向更遠的后面,從山腳下綿延幾公里,一直到這邊的加工廠,一路上更多的各式車輛滿載著藥材,源源不斷地開了過來。 魏武不禁咂舌:這得多少人在采藥啊?便招呼停了一輛三輪車,問開車的小伙子一共有多少人上山采藥。 小伙子跳下車,笑著對魏武說: “魏神醫(yī),這個真沒法統(tǒng)計。 山上到處是人,年輕的進到深山里面,年紀稍大的在外圍,光胡家寨就去了好幾千人。 估計所有村子能動的都去了,還有很多在不遠的地方工作的,都請假在往回趕,接下來幾天還會更多。 各個村寨里的老人在一起商量了,要求所有各個寨子里的男人,年齡在十八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的,每人最低不少于500斤,往上不封頂,各人自愿。 藥材的種類不限,數(shù)量夠了就行。 男人不在家的,婦女幫忙,只要采夠數(shù)也行;全家都在外打工,實在回不來的,可以請親友或花錢雇傭別人幫忙。 還有很多老人、婦女和孩子自發(fā)地過去幫忙捆扎,有專門搬運的,還有負責驗收和記錄的?!? 魏武大驚,連忙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