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何罪之有-《烽火十國》
第(2/3)頁
陳覺輕哼了一聲,目露寒光:“邊大帥,何謂權宜?我大唐乃上國,陛下極重信義,怎能信口開河?此戰你雖然有功,但你要陷陛下于不義嗎?那馬希崇可口稱,此子是奉了你的命令,向他許諾——”
這可是大逆不道的重罪!眼看大功在手,立馬飛黃騰達的邊鎬,果斷做出了選擇:“荒唐!絕無此事!本帥一心忠君報國,怎敢犯如此大逆之罪?本帥可沒有陳使相的膽量,還想多活幾年!至于命李源入城招降,這是本帥的妙計,可此子卻私傳陛下詔命,本帥即刻以軍法論處便是!”
這一番暗諷,不僅撇干凈責任,還直接刺中了陳覺的痛處。
陳覺滿臉憋得通紅,差點失了使相的威嚴:“你!”
李源此時已對邊鎬這番言語深深的失望,果不其然,先前他便預料到,此戰邊鎬大多會把這計策和功勞攬到自己身上,以求高升。若不是自己多了一個心眼,借馬希崇之口,把自己這個關鍵人物引出來相見,說不定最后頂多賞賜點銀錢就草草了事了。
此人好大喜功,心胸狹窄,無半分情義。
見邊鎬與陳覺兩人之間劍拔弩張,必有齟齬。李源當即下了決心,慷慨激昂道:“陳使相,此事與邊帥無關。是小人一人所為!”
陳覺倒是有些訝異道:“哦?好,是條漢子!你可知假傳陛下詔命,論罪當誅?!”
李源不緊不慢地回道:“小人知道。但使相,小人只是承認向那馬希崇許諾節制楚地一事,卻并未假傳陛下詔命!”
陳覺不知李源話中之意,只以為是垂死掙扎,立即接道:“呵,還敢狡辯!本相久居御前,奉命到此監軍,陛下詔諭皆是由本相傳達。陛下何曾下過如此詔命?”
李源心里早已準備妥當,從容不迫地說道:“使相容稟,小人非是狡辯,許諾一事乃安楚之計。原因有二,其一,馬希崇此人乃重利忘義之輩,正是因為小人向其許諾節制楚地,他才愿舉族投降,得使我軍不戰而勝。其二,如今楚都潭州府已下,楚王束手就擒,除了朗州一隅,楚地再無反抗的軍力了,數月后必然再無戰事!而戰事之后,便是撫民!
楚地畢竟被馬家父子占據多年,盡管馬希崇等不肖子孫禍國殃民,但時至今日,楚地仍然不乏心念先祖馬殷之人。
因此,借馬氏之名節制楚地,既順民心,也絕了那些想以復國之名造反的余孽。如此,楚地必然安寧!
使相乃一代賢相,楚地以后便是我大唐疆土。您到此監軍,戰事雖由邊帥操持,但治政安民的重任陛下必定會問計于使相!故而小人心想,使相如此大賢,必能想到此計,此后楚地臣服安寧,陛下定然龍心大悅!這才斗膽向馬希崇許諾!”
這一番言辭懇切的話下來,在場一眾將領心中大致有數,無不松了一口氣,甚至有人還朝李源露出了十分欣賞的眼神。
陳覺作為官場老手,豈能不明白,李源這是在向自己靠攏,送來一份潑天功勞!
但還是有些許狐疑,此人方才的反應顯然是不認識自己的,不過想想也正常,一個普通小卒如何能一睹本相尊顏!
于是優雅地拂手順了順自己的衣袍,語氣緩和道:“李源,這么說你是為了本相?你所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但馬希崇乃降君,陛下如何能讓他繼續節制故地......”
李源隱隱一笑:“使相可聽聞魏武帝曹操取荊州故事?”
“你且說來聽聽!”
李源淡淡地說來:“魏武帝昔年取荊州,降劉琮,便許諾劉家小兒遙領荊襄......”
“遙領荊襄?”陳覺先是頓了一刻,緊接著站起身來,拍掌稱道:“妙,妙哉!李源,想不到你有如此良謀!堪稱智勇雙全!本相先前以為你只是匹夫之勇,哈哈哈是本相看錯了!”
李源順水推舟,不卑不亢地總結了一番:“小人才疏學淺,哪有如此計謀?只不過是想使相所想,謀使相所謀。小人魯莽,斗膽為您分憂!小人知罪!”
陳覺心中已大抵拿捏穩當,自從數年前滅閩時自己被皇帝嚴懲后,不知承受了多少風語惡評!大有日落西山的頹勢。此番討了一個監軍使的差事,本想一雪前恥,卻不料邊鎬率軍不戰而勝,還擒了楚王全族,眼看便要成了陛下的大紅人,至少也是個封疆大吏!
而自己在此行中卻無半分功勞,皇帝一高興,頂多就是隨著眾人接受一點賞賜,和邊鎬的大功難以相比。
最要命的是,邊鎬此人向來清高,偏偏油鹽不進,與自己對付不來,先前在帥帳中爭吵一事,已是惹得眾將不快,誰知道邊鎬以后會向陛下進什么讒言?
此時蹦出來一個李源,看似翻涌起一個小水花,但卻為自己獻上一個翻身的機會。借馬氏之名遙領楚地,這等良謀,以自己之名上疏面圣,接著讓朝中的黨羽再鼓動,陛下定然把此地治政安民的重任托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琼中|
汉川市|
河南省|
崇信县|
扎赉特旗|
从江县|
屏东市|
台南县|
建阳市|
和平县|
团风县|
阿图什市|
阿拉善盟|
光山县|
武汉市|
衡南县|
嘉鱼县|
卢氏县|
新密市|
四子王旗|
昌邑市|
宁德市|
来安县|
玉溪市|
丹凤县|
永福县|
巴南区|
政和县|
富川|
长宁县|
曲水县|
武强县|
和田县|
潜江市|
大厂|
万安县|
喀喇|
阳西县|
兴国县|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