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次日。 邯鄲王宮走水,發生了大火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入了趙地民眾的耳中。 這一刻,昨夜的一切慌張與搜鋪得到了證實。 特別是趙王族的宗廟被燒毀的消息傳出,整個邯鄲貴族立即沉默,只有趙王一脈咬牙切齒。 當然了,暗地里各種小道消息流傳,一時間,整個邯鄲城中,輿論被人引導。 各種陰謀說,層出不窮。 但是,當廷尉李斯頒布文告,明告邯鄲上下,不光是趙王一脈的宗廟被毀,就連秦王政下榻的地方也被焚燒。 若不是昨夜,秦王政心血來潮,換了一間宮殿,必然會被大火吞噬。 當這一道消息,被李牧與郭開等人舊趙官吏證實。一時間,邯鄲城徹底的息聲。 他們都意識到了,必然會遭受到了秦王政的報復,這些逆賊跑了,他們這些邯鄲的民眾,將會承受秦王政的怒火。 此時,整個邯鄲城陷入了安靜,氣氛有些詭異。 半個時辰后,邯鄲令官署,頒布文告,宣布官署已經查清楚了參與刺王殺駕的逆賊。 并且已經被盡數滅族。 趙術就站在旁邊,看著李斯朝邯鄲民眾宣讀文書,將趙家,等等家族的罪名一一公布。 然后看著邯鄲民眾臉上的擔憂,便為慶幸,然后變得釋然,最后變得正常。 當民眾不斷地聚集,李斯帶著趙術等人離開了文告的宣示地方,李斯方才開口,道。 “這便是政治斗爭,沒有戰爭那般直接,看不見刀光劍影,卻更為的兇險萬分。” 聽到李斯對于他的提點,趙術不由得點了點頭:“政治斗爭,確實兇險萬分?!? “但是,朝堂之上,不論是水再深,最重要的是都是站隊問題,目下的大秦,沒有這樣的問題........” 話雖如此,趙術卻也感受到了秦王政恐怖的帝王之術,每一步看似都是閑棋,卻總是環環相扣。 只要是開始了,就會提前布置好收尾,這樣的能力,只怕是華夏歷代君王之中,不超過兩個。 “廷尉,邯鄲的事情,基本上算是結束了,王上何時返回咸陽?” 第(1/3)頁